文件名称: | |||
统一登记号: | |||
索引号: | 发文编号: | ||
公开目录: | 公开责任部门: | ||
发文日期: | 公开形式: | ||
生效日期 : | 有效期: |
麻塘山乡2011年鉴
党委书记:马向阳
乡 长:丁正华
人大主席:易小武
政协工联委主任:陈林习(2011.4月免)
贺海飞(2011.4月任)
宣传统战委员:沈亮花
武装政法委员:周小明
纪检组织委员:贺海飞(2011.4月免)
阳祝会(2011.4月任)
副乡长:周小明
刘光绍(2011.4月免)
阳祝会(2011.4月免)
卢本武(2011.4月任)
刘仁汉(2011.4月任)
人大副主席:卢本武(2011.4月免)
刘 哲(2011.4月任)
工会主席:刘 哲(2011.4月免)
宁佐贤(2011.4月任)
【概况】麻塘山乡位于隆回西北边陲,毗邻溆浦县、洞口县,辖12个村,112个村民小组,14314人,其中瑶族348人,版图面积6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781亩,距县城120公里,为隆回最偏远的乡镇。2011年,全乡上下团结一心,按照"产业强乡、项目立乡、旅游活乡、生态秀乡"的发展思路,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总揽发展全局,以改善民生凝聚发展力量,以改进作风增强发展保障,开创了麻塘山乡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62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00万元,;财税收入136.3万元,其中国税完成15.5万元,地税完成12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87元。荣获市"信访工作‘三无’创建活动示范乡镇"、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模范单位"、县"绩效文明考核二等奖"、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模范单位、县"爱国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县"企业招工工作一等奖"、县"应急工作先进单位"、"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 "先进政协组织"等荣誉。
【农业农村】2011年全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工作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粮食生产喜获大丰收,全乡实现粮食种植面积2.591万亩,粮食总产量1.6万吨。完成学田、桥家、油溪坪等村村级公路维修15公里。继续巩固壮大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和苗木产业,全乡金银花种植面积突破3.5万亩,年出产苗木800余万株,产值达数千万元;继续引进金银花无公害加工设备,全乡实现了无硫化加工。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动物防疫工作成绩显著,动物防疫密度达到100%,实现挂标率、发证率、建档率100%,杜绝重大疫病发生。完成退耕还林补植工作,新造林600余亩,退耕还林补助按时、足额到户;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实现村帐乡管,严格落实惠农减负政策,加大监管力度,实现无群体性上访和涉农案件发生;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互助合作程度进一步提高。
【兴办实事】争取资金1000余万元,完成县道兴桥公路10.8公里的硬化工作,解决全乡一万多人特别是青山四村群众的出行难问题;争取上级危改资金40万元,完成50座农村危房改造;启动中药材加工小区建设;完成乡文化大楼、青山学校寄宿楼建设和启动烟竹坪教学楼建设;完成"新兴桥"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6处,解决3000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启动青山片四村的农村电网改造并已完成户表改造工作;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6784人,完成任务的103%,1716人60岁以上老人已领取养老保险金566280元;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3481人,参合率达90.6%以上。
【计育综治】综合治理工作借助"五进五送"活动,着力开展"平安乡镇"创建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严打整治活动,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在全乡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二是加大矛盾纠纷调处和群防群治网络建设力度,全年共调处矛盾纠纷25起,调处成功25起,调处成功率100%,实现全年无上访的工作目标,荣获市"信访工作‘三无’创建活动示范乡镇"。计划生育工作形成乡党政领导包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包户责任制。积极开展计划生育集中服务活动,全面规范计划生育行政行为,全年计划生育案件立案率100%,违法处理结案率达95.5%,案件处理率达100%,计划生育率达82.5%,男女出生性别比104:100,荣获市、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社会事业】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在发展中稳步推进。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全面展开,全年建成一事一议项目5个;加大教育事业投入力度,完成青山学校400平方米的学生寄宿楼建设、启动烟竹坪小学教学楼建设,推行教育基金奖励机制,对山下教师继续实施特殊优惠政策;加大农村低保扩面工作力度,全年共发放农村低保金41.57万元,五保供养金4.24万元,确保农村特困人员生活得到保障;全面落实中央惠农政策,全年共发放粮食直补资金134.13 万元,退耕还林补助资金63.57 万元。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参合率达90.6%。
【组织建设】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治理干部走读活动为契机,突出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经济建设的"向心力"。抓学习,强素质。乡党委结合中心组学习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坚持不懈的学习,提高了班子素质,强化了责任意识,促进了班子团结,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抓队伍,促发展。建立健全了学习、考核、督查、奖惩等制度,努力加强思想、工作作风建设,干部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得到激发,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明显增强。抓基层,添活力。深入开展"三级联创"、"一体双联"、"五转五争"等主题活动,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狠抓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党员队伍、致富人才队伍的培训和建设,党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发挥,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自然资源】1、宝莲仙寺:位于县城西北邻近洞口、溆浦之白马山山顶。白马山主峰海拔1780米,高为隆回县各山之最。古寺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寺院座西朝东,分前后两重,每重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四周青石筑墙。院落进深33米,横阔30米,占地面积990平方米。寺院石墙正中大门楣上有镂空浮雕双龙戏珠和阴刻楷书"宝莲仙寺"四个大字,门联为"宝筏一航普济普渡;莲花万顷即色即空"。清道光《宝庆府志》引疗友尚记云:"山巅有古刹、座上塑三神女像,穆然端肃。询之老僧云,此王氏女,元未三白马来隐兹峰,山因以名。"但当地人传说,却是陈友谅三女儿,被元兵追赶,上山避难。因有一身好武艺,又懂一手好医术,常骑白马为百姓寻药医病,不取银两,又好打不平,深得百姓爱戴,后被人奉为"白马仙姑",并塑像筑寺。殿内存有清代皮鼓、铁磬、石凳、石础等文物古迹。198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白马山气候凉爽,为避暑圣地,每年来自邻近各县游人、香客绵绵不断,而每年又以农历七月半为数最多。
2、八角楼皮纸: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县独具特色的一项产业,产品远销海内外。
【特色产业】麻塘山乡地处隆回县西北边陲,位于雪峰山脉中段东麓,平均海拔1200米,常年低温多雨,空气湿度高,土壤疏松肥沃,属典型的高寒丘陵地带,生态环境条件适宜种植中药材和延季蔬菜。该乡依托特有的区位优势,紧紧抓住县"南烟北药"、"北药南移"的发展战略机遇,在全乡范围内大力推广金银花种植及苗木生产,实现金银花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在横排新建延季蔬菜生产基地1个,所出产萝卜个大汁多味甜,深入外地客商喜爱。
(审核:本单位内审核后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