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
统一登记号: | |||
索引号: | 发文编号: | ||
公开目录: | 公开责任部门: | ||
发文日期: | 公开形式: | ||
生效日期 : | 有效期: |
2009年,全县民政系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厅、市局的精心指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隆回的要求,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认真履行"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工作职责,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为促进全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注重改善民生,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得到保障
1、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日趋规范。今年以来我们出台了《隆回县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性生活救助实施细则(试行)》和《隆回县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实施细则》,从制度上进一步严格社会救助工作操作规程,从保障上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措施。年内我们组织民政系统干部下乡走村串户,调研城乡低保工作,通过与城乡低保对象直面交流,座谈了解,既严格了低保工作动态管理,又提高了民政干部为民办事服务能力;二是认真落实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动态调整制度。在三月份及时完成了今年低保标准的提标工作,将农村低保标准由原来的30元/人.月,提高到40元/人.月,城镇居民低保标准由原来的160元/人.月,提高到188元/人.月,提标后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金额由原来的30元提高到现在的42元,城镇低保月人均补助由原来的112元/人.月提高到现在的133元/人.月;三是根据低保对象的不同性质,按照低保红绿卡制度实施分类管理,红卡对象主要是指家庭收入存在不稳定性或因病、因灾造成家中临时困难对象。绿卡对象主要指五保户、一级和二级残疾人、未满16岁的孤儿和患重病、重瘫对象的家庭。工作中对绿卡低保对象我们采取一年审核一次。年内重点加强对红卡低保对象的核查,我们采取了一个季度核查一次。同时,实行信息化管理;四是认真落实低保动态管理工作,做到应保尽保,今年全县累计保障农村低保对象12718户,21139人,全年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065万元。加大城镇低保对象家庭情况核查力度,年内取消不符合条件的低保户458户882人,月审减低保金额6.1万元,新增低保对象568户1620人。全年保障城镇低保人数10802人,年发城镇低保资金1724万元;五是认真落实低保动态物价补贴制度。全年二次对全县低保对象发放了物价补贴,累计发放物价补贴428.2万元。
2、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富有成效。加强医疗救助规范化管理,对申请救助的城乡居民,坚持入户调查,符合条件的立即审批,不符合条件的告知原因,今年以来,共救助2263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42万元,其中资助救助9万元,住院大病救助123万元,临时救助8万元。
3、五保供养政策得到落实,敬老院建设取得新突破。认真贯彻落实《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切实保障"五保"对象的权益,做到了"应保尽保"和"按标施保",年初,组织人员对全县五保对象进行了复核,新增五保供养对象906人,注销100人,现全县共保障供养五保对象4208人。供养标准由原来的600元/人.年提高到了800元/人.年,加上村组供养的粮食600斤/人.年和衣物等,人平供养标准达到了1200元/人.年。今年通过向省、市民政业务主管部门争取资金,新建了桃洪镇敬老院,改扩建了七江乡敬老院各1所和山界回族乡"五保之家"1所。现在全县乡镇敬老院有13所,五保之家有2所,集中供养对象近500人,供养标准达到了人平2256元/年。通过改善敬老院的软硬设施条件,使全县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12%以上,有效改善了农村五保对象的居住环境。在医疗保障上,五保对象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实行了全额资助,资助金额85000元/年。
4、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紧紧围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实施细则》有关规定,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吃、住、返乡车票等人性化救助服务。全年我们共接待和劝导救助人员1686人,实际救助1023人,其中精神病人32人,危重病人16人,流浪未成年人146人,弃婴12人,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不到1个月。在救助工作中全体工作人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文明服务,取得了理想成效,切实维护了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
6、临时救助工作进一步强化。针对全县民政信访工作现状和困难群众需求,在今年9月以政府名义下发了《隆回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做好民政信访工作规范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的通知》隆政办函[2009]123号,文件规定了临时救助的申请条件、人员类别、审批程序及权限、资金发放等,临时救助内容进一步公开,程序进一步细化,措施进一步完善,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更主要的是我们将救助审批权限和资金下放到乡镇,群众遇到实际困难不出乡镇就可及时得到政府的临时救助。
二、注重防灾备灾,灾害救助和危房改造工作扎实有效
1、认真开展灾害救助工作。今年我县在遭受了2008年近50年未遇的特大冰冻灾害之后又遭受了长时间的低温冷冻灾害,面对灾害,年初以政府名义制订了全县防震减灾工作应急预案。制订并细化了应对各种灾害措施,同时,我们积极参与,带头深入灾区一线,察看灾情,了解灾民生活,研究制定全县抗低温冷冻救灾工作方案,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解决灾民生活困难,切实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今年累计下拨了救灾款120多万元,下拨救灾物资折币50多万元,全部发放到灾民手中。
2、农村危房改建工作群众呼声很高。去年我县通过争取港澳援建的450户爱心建房工作,受到省民政厅的高度表扬。今年通过积极争取,我县再次被省民政厅作为省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县之一,争取到上级农村危房改造资金1292万元,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专门召开了全县农村危房改建工作会议,县危房改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订下发了《隆回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隆政办函[2009]128号,县委县政府与乡镇党委、人民政府签订了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责任状,对危改工作时间、内容等进行了具体安排布置,我局充分发挥民政部门综合协调和业务指导作用。9月份,我们通过认真核实,确立了1531户为今年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户。在整个规定完成建设工程任务过程中,我局三次组织干部职工深入乡镇村组核实,指导灾民危房重建,及时统计和上报危改情况,印发危改重建工作简报八期。民政局局长钱水平自今年9月初上任以来,高度重视全县农村危房改建工程,为了全县困难群众有房住,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加班加点,不辞辛劳,他本人在处理好局日常业务外,近几个月几乎都在乡镇、村、组督促检查,指导落实危房(改)重建工作。虎形山乡瑶汉老人沈修嗡逢人就说"共产党好,县政府好,自己建房,政府还补钱"。开始还以为天上会掉馅饼,没有的好事,现在从乡政府领到1万元危房改造补助金,激动地唱起了山歌。高平镇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周求辉老同志还特意给高平镇人民政府和县民政局写了感谢信,信中字里行间无不表露出"感觉党和政府,感谢民政局"。截至12月初,全县所有乡镇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完成率达到了90%以上,有30%危改困难户已搬进新居,预计12月中旬可全部竣工,年前各危改困难户,有望全部入住新居。
三、注重社会稳定,优抚安置政策全面落实
1、认真落实优抚政策,切实保障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医疗、住房问题。一是根据《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细则(试行)》及全市会议精神,我们以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印发隆回县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的通知》隆政办发[2009]27号,确保了我县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待遇的及时落实,在优抚对象抚恤金和生活补助标准上,我们严格按照省市文件精神严格落实。及时将资金下拨到各乡镇财政所,保证了优抚对象抚恤金,补助经费及时足额发放。同时,县委、县政府、民政局和各乡镇党委在春节、"八一"期间,开展了走访慰问驻隆部队和优抚对象活动,共投入资金10多万元。二是做好困难重点优抚对象生活、医疗、住房救助工作,我们在实施农村低保、农村危房改造和医疗救助工作中,向重点优抚对象倾斜。三是组织了2008年底退役的20来位残疾军人,去市局进行重新审核、鉴定,对32名在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公负伤情况进行了呈报。
2、积极推进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认真贯彻国家安置政策,积极推行安置工作改革进程,鼓励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2008年共接收退役军人630人,其中符合安置条件有165人,目前已做好安置前调研整档和计划工作。
3、双拥工作正常开展。我县双拥工作坚持"双拥工作见成效、军民携手建新城"的指导方针。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活动,春节和八一期间召开了双拥工作座谈会,邀请老红军、老八路、军队离退休干部代表,革命伤残军人代表,抗美援朝老战士和驻隆部队官兵代表等近200余人齐聚一堂,共商双拥大计,会后,开展了县领导走访慰问,举办军民联欢晚会,驻隆部队义务上街巡逻,维护治安和清扫街道卫生等一系列共建活动,为全县和谐、平安做出了积极贡献。
4、认真落实"两个待遇"搞好军休服务工作。落实好军休老干部待遇。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军休干部政治上的关怀,生活上的关心,一是年内二次组织老同志参加钓鱼、扑克、门球比赛,丰富老同志文娱活动;二是积极向上级争取经费,组织老同志二次外出观察考察,开阔视野,贻然身心。三是严格执行有关生活待遇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军休干部应享受的生活待遇,同时认真为老同志提供后勤服务工作,时常关心老同志身心健康,积极为军休老同志排忧解难。
四、注重民主政治,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
1、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深入。年初以文件形式下发了2009年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要点,明确了目标要求;7月份,对全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进行全面督查,并根据督查情况向各乡镇发出了情况通报,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提高。同时,为进一步推进村级文明建设,实行了县级领导挂村,县相关部门联点建整扶贫、整村推进,有力促进了村级文明建设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按照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关于做好"难点村"治理前期工作的通知》(湘民办发[2009]50号)文件精神,我们以县委、县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做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前期工作的通知》(隆办发[2009]113号)的通知,各乡镇按要求认真做好了"难点村"的治理工作。
2、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今年的全县第七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按照省市要求,我们成立了隆回县社区党组织和第七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隆回县社区党组织和第七次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加大了选举工作骨干人员培训和宣传力度。截至12月上旬,全县41个居委会已全部完成换届选举任务,其中15个(社区)居委会实行间接选举,26个居委会实行直接选举。通过选举,绝大多数的居委会实现了两委交叉任职,一肩挑的比例有所提高,新的社区居委会领导班子结构合理。
3、社区建设日益完善。为加大社区管理,推进平安社区、和谐社区建设,我们制定了社区办公服务指南和工作人员规章制度,规范社区就业平台,在15个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和以低保为龙头的社区弱势群体救助中心,各社区配备了低保专干。指导各社区建立了人民调解组织,禁毒禁赌组织和帮教组织,同时组织了义务巡逻队,促进了我县平安建设。按照县委要求,我们在各社区组织开展了"五进五送"走访活动,通过活动与社区居民建立了一帮一、二帮一等帮扶机制,为全县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注重服务质量,社会行政事务管理能力明显提高。
1、进一步规范民间组织管理。认真做好新成立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审批工作。今年来,我县民间组织发展已达102家,今年应参加年检的单位有84家,实际参加年检的单位有84家,合格率达100%。新发展成立的民间组织有12家,自动撤销的民办非企业单位3家,社会团体3家。
2、深化殡葬改革,巩固殡改成果。在县领导的重视下,全县殡葬改革工作有序推进,殡葬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截至12月共火化遗体260具,组织执法60次,通过宣传和执法,全县没有出现出大殡和丧事大操大办的违规行为,丧葬陋习进一步好转。
3、婚姻(收养)登记服务规范。不断改进方法,优化服务,健全规章制度,创新工作机制,全年共办理婚姻登记9840对,其中离婚登记810对,结婚登记9030对,无一差错,登记合格率和出具证明准确率达到100%,全年办理收养登记3例,合格率100%。
4、勘界工作圆满完成。今年9月份,圆满完成我县与新邵县的勘界工作,对两县之间的70.63公里长的行政区域界线进行了联检,恢复埋设了新邵迎光乡黄家村和我县岩口镇郑家村的双面桩(052224002号)界碑。开展了"创建平安和谐边界"活动,两县签署了创建平安和谐边界协议书,使边界的广大干部群众友好往来,和谐相处。
六、注重社会化服务,社会福利事业快速发展
1、老龄工作稳步推进。按照"六个老有"工作目标,坚持"党政督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不断开展好老龄工作,一是建立了老年人生活补助制度,逐步构建老年养老保障体系。今年起我县城镇居民55岁以上只需缴纳4.2万元的养老保险金,就可每月领取420元的养老生活费,解决了老同志生活后顾之忧。全年看望高龄老人,病残和特困老人130余人次,发放慰问金1.5万元,发放百岁老人长寿补助金5万元;二是老年优待工作进一步落实,全年办理老年优待证1200本,组织二次"夕阳红"旅游活动,进一步丰富老同志文化生活。三是开展好老年协会工作,营造良好的尊老爱幼氛围,全县26个乡镇和机关均设立老龄工作委员会和老年协会,配备专职老龄干部148人,全县老年人入会率达95%。
2、募办工作有声有色。一是年前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春风行动,组织全县干部职工及社会各界捐款320万元,救济特困党员、优抚对象、下岗职工等各类弱势困难人员13000多人。二是福彩发行工作力度加大,组织推动了新品种"开乐彩"的上市。全年销售量成绩比较喜人。
3、慈善事业迈出新步伐。全年对全县困难户中的断肢的残疾学生进行了摸底,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进行了免费接肢。为6名唇裂患者进行了免费修补手术,继续支持北山孤儿院抓好管理工作,资助孤儿院小朋友款物。
4、深化福利企业管理。目前全县有福利企业一家,企业职工人数137人,残疾职工41人,年生产值1021万元,实际销售收入1021万元,应纳税59万元,减免税金59万元,残疾职工年平工资5000元。
七、注重自身建设,民政工作取得创新发展
加强民政基础设施建设,在省厅和市局的关心支持下,我县社会福利中心大楼于2006年规划、立项、审批、动工兴建,2008年底全面竣工,现大楼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已基本完善。民政社会福利大楼的建成将为我县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为全县和谐、稳定与文明建设推进做出积极贡献。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年来局党组在抓紧思想政治教育中,认真执行了县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各项要求。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党组领导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带领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紧紧围绕"践行科学发展观,完善民政为民服务体系,构建和谐新隆回"这一主题,逐章逐段认真学习,结合本职工作,用科学方法,推进民政工作务实创新。在整个学教活动中,全局干部职工平均做笔记15000字以上,有的还达3万余字以上,人平写3000字左右的心得1篇。党组领导和中层骨干结合实际工作,人平写了一篇5000字左右的调研报告,对推动民政工作创新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为深入查找民政局机关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班子和机关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局党组采取了"四种形式"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一是深入基层走访调研,上门征求意见;二是召开座谈会,悉心听取意见;三是发放征求意见表,定向征求意见;四是设置征求意见箱,多方征求意见。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多层面征求意见,局党组班子和党员干部职工进一步端正了思想认识,查清了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不足,明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增强了学习实践活动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6月中旬我们分别召开了局党组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在民主生活会上,同志们从遵章守纪,廉洁自律,规范带头,勤政为民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剖析,党组领导思想上更加重视工作生活作风,身体力行,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组织纪律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规定,凡要求干部职工做到的,党组领导首先做到,凡要求干部职工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领导干部过硬表率作用,直接促进了全局干部职工的勤政勤劳,为民务实形象的形成。
另外,民政计财、计划生育、支部和共青团建设、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安全生产、纪检监察、政务服务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工作全年来稳步推进。在肯定成绩的同进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救助能力仍然有限,工作水平还不高,特别是保障对象动态管理还不够到位,低保工作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工作还没有完全落实;二是农村救灾救济资金管理使用还不够规范,部分乡镇、村存在挪用和优亲厚友发放救灾资金、违规办理低保等问题;三是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平衡,公开不及时、不规范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四是乡镇民政工作力量还比较薄弱,大部分乡镇只配有一名民政干部,并且有的还兼职或驻村,民政干部配备与现行民政工作需求很不相称;五是村级民政联络员工作积极性和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还有些村存在民政对象情况不明,底子不清的现象。
2010年工作思路
2010年是民政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推进民政工作务实创新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将继续坚持振奋的精神状态,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按照全县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责任明确,措施有力,确保圆满完成明年各项任务,为全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明进步做出新贡献。
一、深化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低保工作在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促进规范管理和动态管理。加强低保规范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低保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低保入户调查、审批等工作程序,完善低保审查和监督机制,切实做到低保对象能进能出。进一步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提高救助针对性和实效性。健全完善临时救助制度,规范救助程序,确保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深化五保集中供养机制,加快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敬老院管理制度建设,做好社会救灾、救济工作,完善防灾、减灾机制,落实救灾值班制度,保证灾民生产生活,全力做好灾后重建工作。积极向上级争取危房改造资金,继续实施困难群众安居工程。深入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加强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建设,提高灾情统计水平,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不断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通过汇报、争取乡镇成立社会救助工作站,社区、村成立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乡镇社会救助工作站和社区、村级社会救助服务中心民政队伍的基础性作用,把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富有成效。
二、加强基层民主政权建设和社区建设。全面推进社区建设,拓展社区服务理念,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创建工作。加大创建和谐社区达标工作力度,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工作服务。根据省厅要求,认真开展村委会换届选举"回头看"活动,不断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切实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认真执行《湖南省村民代表会议工作规程(试行)》,提升农村基层民主自治水平。
三、加快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加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统筹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城乡社区养老支撑平台,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实现方式。开展重度残疾人抚(安)养工作,继续做好白内障复明工程,监督和协助管理好北山乡孤儿院关爱中心工作,完成孤儿调查工作,不断提高养育水平和保障标准。
四、积极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认真贯彻《军人优待抚恤条例》,全面落实优抚各项政策,完善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保障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达到或略高于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加大对60周岁以上生活困难退伍军人临时救助力度,探索建立可持续救助制度。继续完善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制度,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认真做好退伍兵安置工作,关心支持驻军部队建设,深入开展军民共建活动,重大节日组织开展走访慰问优抚对象和驻隆部队活动。认真做好优抚对象的信访工作,及时掌握思想动态,维护社会稳定。认真做好转业复退士兵安置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安置工作有效途径,缓解安置工作难的压力。落实好军休所老干部管理工作,积极为老干部服好务。
五、加强专项行政事务管理。依法推进社会事务管理,加强婚姻登记窗口建设,争取成立婚姻登记管理办公室,切实提高婚姻登记服务水平,进一步健全婚姻登记管理制度,严格依法行政,实现全省婚姻登记信息联网,确保办理婚姻登记合格率达100%。认真贯彻落实《收养法》及相关配套法规,规范收养行为,切实保护收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继续推行殡葬改革,巩固殡改成果,确保火化区火化率达90%以上。按要求认真做好民间组织登记管理,开展社会组织评估工作。继续做好平安边界创建工作,加强地名管理。
六、着力抓好反腐倡廉工作。把反腐倡廉工作和民政事业发展同布置、同落实,加大对民政资金、救灾物资的监管,认真贯彻民政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不断深化政务公开,全面落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努力做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保证我们民政干部干干净净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树立民政干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务实、为民、清廉的良好形象。
七、加强民政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民政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建设一支务实高效、忠于职守的基层队伍。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管理,促进民政系统行业风气再创新绩。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鼓励民政干部多下基层、广开言路,认真听取民政对象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认真处理群众的信访工作,对群众的来信来访要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切实为民政对象提供优质服务,提升民政部门的执政能力和民政干部队伍整体形象。
(审核:本单位内审核后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