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
统一登记号: | |||
索引号: | 发文编号: | ||
公开目录: | 公开责任部门: | ||
发文日期: | 公开形式: | ||
生效日期 : | 有效期: |
岩口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一、面临的形势和发展目标
(一)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恢复和增长期,我国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经济的不利影响,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岩口加快发展在宏观上提供重大战略机遇。近年来,岩口经济社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镇域经济稳步增长,社会建设全面进步,特别是全镇人民争先创优、干事创业的意识日益浓厚,加快发展、奋发进取的合力正在形成。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镇经济总量仍偏小、现代农业发展意识不强、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难度仍比较大、第三产业档次不高等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增强镇村干部招商引资意识,夯实财政持续增收基础,提高劳动力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还需付出极大的努力。我们既要认清形势、居安思危,更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奋力实现"五至七年有大变化"的目标。
(二)发展目标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大力实施"力调结构兴产业,主攻项目强基础,兴办实事改民生,构建和谐保稳定,转变作风促落实"发展战略,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基础设施投资为重点,努力开创全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到2015年,我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全镇GDP总产值达4.2亿元,年均递增 10%;财政收入达1000万元,年均递增22%。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4000万元,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00元,年均递增6%。全镇人口控制在6.5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以内。
二、采取的措施和主要任务
(一)巩固农业生产基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继续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护、种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惠农政策,完善农业服务体系,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本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结构战略性调整,到2015年种植烤烟面积7000亩,产烟叶2万担。继续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有效降低种粮成本,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到2015年全镇粮食播种面积达到9.34万亩,产量3.62万吨。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力争2015年每亩产粮600公斤。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着力培植楠竹、中药材、蔬菜三大农业特色产业,同时在岩口开发区规划62亩打造农副产品加工区。按产业化的标准和要求,实行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实现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发展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引导农户开展改路、改水、改厨、改厕,因地制宜地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生态家园模式,解决农户家庭养殖业污染问题,实现有机废弃物的多层次利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减少对森林植被的破坏。到2015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大于90%。着力解决人畜安全饮水问题,多方筹措资金完成碑记、马家桥、岩口、新坪、温里5个村(居)的集中供水工程,以及大山、转龙、屺石三个村的集中供水工程,计划到2015年,95%以上的农户用上清洁卫生的生活用水
(二)壮大工业经济总量,推进新型工业进程。
到2015年,全镇新发展规模工业企业3家,期末总数达5家,其中上千万元企业3家。规模工业年产值4500万元,年均递增12%,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65%。新上项目3个,项目开发投资9500万元。
(三)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奠定经济发展基础。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力争完成小I型向家水库和小Ⅱ型九龙山、柒树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做好乡镇之间、行政村之间"断头"未硬化路段项目建设,"十二五"期内计划投资40万元完成硬化塘头至龙口村通村公路1公里;投资480万元完成硬化大观至高平乡通乡公路12公里;投资80 万元完成硬化温里居委会至岩口居委会街道2公里;投资200万元完成硬化马头山至兴隆、双石、唐家至朴塘村通村公路公路8公里;继续加强村组道硬化力度。
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完成全镇各村农网改造任务40个村。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继续优化传输网络结构,加快以光纤通讯为基础的主干网建设。"十二五"期末,全镇50%的行政村通光纤,有线电视实现数字化。积极推进信息基础建设,加快传统网络的宽带改造,积极发展计算机局域网接入、电话网宽带接入、有线电视网双向接入、无线接入等多种方式的宽带接入网。加快电话网的调整改造,逐步向智能化、宽带交换及软交换方式转变。加快全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网络化建设,努力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
(四)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努力抓好岩口街道建设,积极改善城镇基础设施。对集镇小区的道路进行全面硬化及绿化,高标准高质量搞好岩口农贸市场建设,积极推进岩口中学至镇政府机关家属区的农副产品加工区项目开发建设。加大集镇改造提升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大力实施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积极探索集镇城管新机制和模式,切实解决脏、乱、差问题,加强集镇路灯管护,做到通宵照明,加大对集镇违章搭盖、占道经营、车辆乱停滥放的整治力度,规范集镇秩序,优化人居环境。加强城管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做到依法治镇,文明执法,实现城镇管理的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部分管理项目推向市场,提高管理效能。
(五)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平安岩口。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依法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建立健全民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和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对人民负责的政府。坚持依法治镇,开展"五五"普法,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制意识。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推进法律服务机构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扎实推进新一轮"平安岩口"建设,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六)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文化事业:加大财政投入,引导社会投资,重点建设镇文化活动中心;大力改善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条件;大力推进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大净化、美化、亮化和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加大对重点文物的保护力度,大力发展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
教育事业:巩固和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布局,不断改善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逐步实施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农村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到2015年末,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都达到100%,85%的农村儿童能接受学前三年教育。加快学校危房改造工作,新建大观中学教学楼一栋,扩建朴塘教学楼一栋(四个教室),新建一所公立合格幼儿园,争取建好中、小学各一所寄宿制学校,在"十二五"期间大观中学、岩口中学完成班班通工程。
卫生事业:严格按照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准确把握卫生院和卫生室的公益性。改善医疗卫生条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10-2015年计划投资400万元完成卫生院住院大楼、办公大楼和职工住宿楼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卫技人员的培训与进修,不断提高整体卫生服务水平。加强村级公共卫生员
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坚持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继续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完善村级计生管理员队伍建设,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规划期间力争将全镇人口控制在6.5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以内,按政策生育率稳定在82%以上,计划生育合格村及基本合格村达80%以上,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满意率达85%以上,群众对计划生育基础知识知晓率100%以上,村(居)民自治开展率力争达100%。
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每年举办1到2期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上级部署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到"十二五"末,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力争达到80%。
(审核:龙银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