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乡镇 > 部门动态
隆回:“财政兜底”为611名国有林场职工巧解“后顾之忧”
时间: 2015-08-17 17:13 来源:隆回县林业局 作者:    访问量:3 【字体:

8月12日,邵阳县县委常委、副县长、统战部长陈小飞、人大党组副书记钟经球、政协副主席伍芬东、政协副主席黄小健一行率县委办、政府办、编办、财政、人社、发改、林业等单位负责人来隆回学习考察国有林场改革,隆回县政府副县长范志锋、县人大党组成员李喜堂等领导参加汇报会。副县长范志锋一语道破天机:“政府花钱买生态,财政兜底让国有林场职工吃下定心丸,才是改革的成功法宝。”

据介绍,该县自2011年启动国有林场改革以来,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为5个国有林场兜底,保林场运转,并逐年增加财政投入。2015年隆回县财政给5个国有林场预算了1200万元,财政兜底让林场职工工资待遇有了保障,让林场生态建设资金有了着落,为全县611名国有林场职工解除后顾之忧。

2011年隆回县在全省率先进行国有林场改革,怎么改?改革的出路在哪?当时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没有成功的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硬着头皮改。针对这此问题,县委、县政府成立了调研工作组,先后召开各类座谈会27场次,走访林场职工、周边村组群众1300人次,发放调查问卷2100余份,征求意见140条、建议69条。改革不是减待遇,国有林场职工的待遇不能减少;改革不是解散,不能把国有林场改没了,不能让林场干部职工下岗这才是国有林场改革的难点。

针对这些难题,该县提出了不砍林子,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不卖林场,保持国有林场的完整性;不砸饭碗,保障职工民生民利的“三不”改革思路;改革出路则是财政兜底,以事养人。

通过测算,2011年该县5个国有林场的生产经营、基础设施建设、职工工资、养老保险等“五险一金”的资金缺口为971万元。于是,该县采取财政兜底的办法给林场预算安排了971万元。

财政兜底最大限度地保障职工利益。该县为国有林场管理和护林人员,增加安排了过渡性津补贴、误餐和生活补助,增设了下乡费,预算了绩效工资;将林场在职人员的养老保险由企业养老保险全部转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并增加了住房公积金;给到社会转岗就业的职工增加了基本生活补助;给离退休人员提高生活困难补助标标准。

改革后,国有林场在岗职工每年人均增加8000余元,分流富余职工每年人均增加3600元,退休职工每年人均增加2500元。该县还抓住林场危旧房改造的契机,在县城为每个国有林场职工在县城建了一套房,让林场职工实现了“山上一张床,城里一套房”的梦想。

通过改革,职工有了较为稳定的收入,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近年来,5个林场共完成人工造林4.3万亩、中幼林抚育4.3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历年造林的补植补造2万亩、公路绿化15公里、义务植树30万株、珍稀树种造林5000亩。

稿件单位:隆回县林业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 隆回县人民政府 承办: 隆回县数据局 (电话:0739-8242461) 网 址: www.longhui.gov.cn
湘公网安备:43052402000128号 备案号:湘ICP备20005264号 网站标识码:4305240029 地址:隆回县桃花坪街道桃洪东路450号
主办单位:中共隆回县委、隆回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隆回县数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