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
统一登记号: | |||
索引号: | 发文编号: | ||
公开目录: | 公开责任部门: | ||
发文日期: | 公开形式: | ||
生效日期 : | 有效期: |
为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重大决策网络舆情风险评估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明确评估原则、评估范围、评估程序及责任追究,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估工作目标
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在我局相关重大决策实施前,重点围绕可行性、民众认可度、媒体关注度等方面,预判可能引发的公众舆论炒作和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负面舆情风险,采取风险防范与处置措施,切实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减少重大事项实施过程中的舆情风险,进一步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
二、重大决策范围
指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牵涉面广、影响较大,易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的重大决策。凡属评估范围内的事项,必须组织进行舆情风险评估,把舆情风险评估作为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和工作开展实施的前置条件,做到“先调研、再决策,先评估、再实施”。
三、评估重点
(一)是否在重大决策开展前通过上门动员宣传、通过电视、报纸、政府门户网站等方式开展前期宣传解释工作。
(二)是否有化解舆情不稳定因素的对策措施和制定有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
(三)是否存在可能引发社会负面舆论、网络不稳定事件诱发因素和恶意炒
作等舆情风险点。
(四)是否设立有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和人员负责开展舆情信息搜集、分析
和处置工作。
四、评估程序
(一)设立评估工作组。对确定需要评估的项目,应成立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组织有关专家和相关部门人员开展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
(二)制定评估方案。领导小组应全面了解掌握评估对象的基本情况,广泛
征求民众对实施事项的意见、建议和主要诉求,在准确把握民众所持有的社会态
度基础上,准确把握评估重点,制定评估方案,适时组织评估。
(三)开展分析评估。主要针对重大决策实施可能发生的不稳定因素逐项进行分析预测,特别是对实施决策可能引发的矛盾冲突及所涉及的人员数量、范围和激烈程度,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舆论影响作出评估预测,作出总体评估结论,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
(四)形成评估报告。根据舆情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评估作出的总体评估结论和意见建议,形成评估报告,完善应对措施,制定应急预案。
(五)跟踪评估事项。对已经评估付诸实施的重大决策,要全程对相关热点话题做好信息跟踪、搜集,对其进行倾向性与趋势分析,及时发现和化解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积极引导舆论,确保实施事项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