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
统一登记号: | |||
索引号: | 发文编号: | ||
公开目录: | 公开责任部门: | ||
发文日期: | 公开形式: | ||
生效日期 : | 有效期: |
隆回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2022年度部门整体支出
绩效评价报告
湘(长)力信专审字【2023】第23-D087号
一、部门概况
(一) 部门基本情况
隆回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以下简称县文旅广体局)属县财政一级预算正科级行政机关单位,隶属于隆回县人民政府领导与管理。隆办字〔2019〕81号文件核定了县文旅广体局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局本级设置办公室、政工股、规划财务股、文化遗产股等10个内设股(室)机构,设局长1名,副局长3名,正(副)股级职数10名。县文旅广体局应当承担与履行包括贯彻实施国家文化旅游广电体育文物工作的政策法规,统筹全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文物事业发展,拟订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进文化旅游广电体育文物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指导、协调、推动文化旅游广电体育文物领域产业发展,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推进文化旅游广电体育文物融合发展,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等28大类基本职能职责。2022年县文旅广体局配置公务用小车1台,办公楼等房屋面积19712平方米。
根据隆回县编办隆编发相关文件,县全民健身服务中心、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县文化馆、县魏源图书馆、县文化服务中心、县魏源故居服务中心、县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等8个事业单位隶属于县文旅广体局管理,隆编发相关文件核定了县文广体局所属8个二级事业单位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对县文旅广体局的部分职能职责进行了细化分解,分段设置执行与管理职能,服务群众,提升服务与管理质量,推进全县文化旅游体育事业发展。
县文旅广体局系统2022年编制数131名,其中:局本级行政编制14名,机关后勤服务事业编制1名,计15名;所属8个二级事业单位编制计116名。县文旅广体局系统2022年实际在岗在职153人,超编22人,其中:局本级超编9人,所属二级事业单位超编13人。县文旅广体局系统2022年在册离退休职工80人,遗属补助人数11人。在岗在职153人分布如下:局本级24人,县全民健身服务中心21人、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25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18人、县文化馆26人、县魏源图书馆12人、县文化服务中心17人、县魏源故居服务中心6人、县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4人。以跟班学习形式借调到局本级机关10人,其中:全民健身服务中心1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1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人、文化馆1人、魏源图书馆1人、县文化服务中心2人、魏源故居服务中心2人、县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1人。另借调到县公车平台2人,其中:魏源故居服务中心1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1人。
(二)部门年度预算收支结余情况
县文旅广体局2022年度:年初预算总收入4201.92万元,全年支出合计数为5849.0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208.44万元,项目支出3640.59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为1329.71万元。
县文旅广体局2022年度:①部门预算执行率81.48%;②部门预算调整率18.54%,调整原因是部分项目支出都是非县本级财政预算,全部未纳入预算范围;③结余结转率31.65%;④公用经费控制率229.07%;⑤三公经费预算金额8.5万,实际支出12.02万元,控制率141.41%;⑥政府采购执行率434.95%。
二、部门整体支出管理及使用情况
(一)基本支出
2022年度基本支出总额2208.44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1663.39 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402.02 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136.60 万元,资本性支出6.43万元(办公设备购置费)。
工资福利支出1663.39万元,包括基本工资567.68 万元、津贴补贴64.76 万元、奖金423.90 万元、绩效工资219.43 万元、伙食费、基本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支出387.62万元;
商品和服务支出402.02 万元,包括办公费11.54万元、差旅费39.66万元、劳务费76.40万元、其他交通费49.52万元,工会经费49.5万元,福利费51.24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物业费、维修费等;
对个人和家族的补助支出136.60 万元,包括生活补助73.35万元、医疗费补助38.43万元、救济费27.44万元及其他补助;
全年三公经费支出数为12.02万元,其中公车维护和使用1.26万元,公务接待10.76万元,三公经费超预算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发展隆回旅游事业,邀请外地演出团体为隆回免费宣传旅游演出产生接待费用。
基本支出及三公经费管理情况:县文旅广体局制订了《财务管理制度》,制度明确规定了财务审批权限、费用支出标准、资产管理方法等内容。根据抽查的情况,基本支出资金的使用能按照财务管理制度执行,重大开支均经集体研究决策;三公经费中接待费均凭公函或检查通知接待,严格控制接待用餐标准及陪同人数。
(二)项目支出
2022年县文旅广体局全年项目支出总额3640.59万元,重点项目支出比例为91.12%。主要项目开支情况如下:
指标文号 |
名称 |
摘要 |
实际指标可用金额 |
实际支付合计 |
实际支付支付进度(%) |
隆财教单〔2021〕0174号 |
文物保护 |
茶山袁氏宗祠消防工程(湘财文指[2021]20号) |
920,700.00 |
7,920.00 |
0.86% |
隆财教单〔2022〕0087号 |
其他文化和旅游支出 |
湘财预【2022】130号中央免费开放资金文化馆图书馆各12万乡镇3万元每个 |
990,000.00 |
124,292.39 |
12.55% |
上年结转 |
其他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
2020年下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文化信息共享送戏进乡村农村体育农家书屋阅读推广等)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 |
1,550,000.00 |
1,550,000.00 |
100.00% |
隆财库往〔2022〕0011号 |
其他支出 |
20221130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其他收入(非税返还) |
1,125,125.88 |
388,324.00 |
34.51% |
隆财教单〔2022〕0085号 |
其他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
湘财预【2022】125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央一般项目资金,非遗传承研陪基地40万魏源图书馆30万草原村文化活动中心20万 |
900,000.00 |
308,410.00 |
34.27% |
隆财库专〔2021〕0001号 |
文物保护 |
隆财教单[2020]38号,,2020年下达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 |
1,101,491.06 |
11,760.00 |
1.07% |
隆财教单〔2022〕0054号 |
其他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
年初预算安排文化下乡等40图书和古籍修复12非遗传承人工资等50群众体育23 |
1,480,000.00 |
952,149.86 |
64.33% |
隆财教单〔2022〕0024号 |
其他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
湘财预【2021】260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广播电视无线数字运维资金),龙拱山2.2小沙江微波站31.212个电视站各8.8万 |
1,056,000.00 |
522,900.00 |
49.52% |
隆财教单〔2022〕0063号 |
文物保护 |
湘财文指【2022】12号省文物保护专项(茶山袁氏宗祠文保修缮121万天门寺修缮130万 |
2,510,000.00 |
165,972.50 |
6.61% |
隆财教单〔2021〕0261号 |
文物保护 |
市级文物保护修缮经费(茶山大屋修缮)邵财教指[2021]39号 |
1,200,000.00 |
763,248.00 |
63.60% |
隆财教指〔2022〕0015号 |
其他文化和旅游支出 |
年初预算安排文化事业费 |
3,600,000.00 |
3,209,175.45 |
89.14% |
隆财教单〔2021〕0185号 |
其他文化和旅游支出 |
2021年下达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湘财预[2021]114号(26个乡镇送戏曲进乡村) |
780,000.00 |
780,000.00 |
100.00% |
隆财库往〔2022〕0001号 |
其他支出 |
20220119沿河健身步道工程经费 |
4,000,000.00 |
3,794,748.08 |
94.87% |
隆财教单〔2022〕0083号 |
其他文化和旅游支出 |
湘财预【2022】97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央专项(戏曲进乡村) |
780,000.00 |
23,440.00 |
3.01% |
隆财教单〔2022〕0099号 |
其他文物支出 |
湘财预【2022】200号国家级非遗保护(魏源故居白蚁防治) |
700,000.00 |
|
|
隆财教单〔2021〕0004号 |
其他文物支出 |
湘财预[2020]418号下达2021年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魏源故居修缮101鸭田战斗指挥所修缮396 |
2,024,684.00 |
|
|
隆财教单〔2021〕0169号 |
其他文物支出 |
魏源故居展示陈列工程(湘财预[2021]128号) |
640,000.00 |
|
|
隆财库专〔2021〕0001号 |
其他文化和旅游支出 |
隆财教单[2020]4号,下达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数字)运维资金 |
1,051,822.00 |
59,744.00 |
5.68% |
隆财综单〔2022〕0015号 |
用于体育事业的彩票公益金支出 |
湘财综指[2021]12号,体彩公益金 |
1,920,000.00 |
964,141.65 |
50.22% |
隆财库往〔2022〕0008号 |
其他支出 |
20220816魏午庄故居修葺(县文旅广体局) |
1,500,000.00 |
1,255,318.00 |
83.69% |
隆财预单〔2021〕0132号 |
其他文化和旅游支出 |
2021年解决2020年文化事业专项经费 |
641,777.91 |
641,777.91 |
100.00% |
隆财教单〔2021〕0002号 |
文物保护 |
湘财文指[2020]63号提前下达2021年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邹汉勋故居修缮39天门寺修缮180) |
1,800,800.00 |
738,820.00 |
41.03% |
隆财预单〔2022〕0121号 |
文物保护 |
2022年解决魏源故居AAA景区运行维护经费及景区创建资金 |
690,000.00 |
482,639.78 |
69.95% |
上年结转 |
其他文物支出 |
湘财预[2020]214号2020年下达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魏源故居防雷工程60万展示陈列工程149万修缮工程234万)其他资本性支出 |
4,411,220.00 |
2,448,212.07 |
55.50% |
隆财预单〔2021〕0437号 |
文物保护 |
2021年解决红二军团鸭田战斗指挥所经费 |
800,000.00 |
76,866.00 |
9.61% |
隆财库专〔2021〕0001号 |
文物保护 |
预算内拨入隆财教单[2019]58号2019年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谭人凤故居保护修缮工程) |
989,062.88 |
913,279.66 |
92.34% |
隆财教指〔2021〕0017号 |
其他文化和旅游支出 |
2021年度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发展专项经费文联望云峰杂志10万优秀文化艺术作品奖50万 |
2,045,381.61 |
2,045,381.61 |
100.00% |
隆财教单〔2022〕0038号 |
其他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
湘财预【2021】352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文化建设)补助资金 |
3,550,000.00 |
2,976,873.00 |
83.86% |
隆财教单〔2021〕0164号 |
其他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
基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补助资金(湘财预[2021]78号) |
4,600,000.00 |
2,670,489.88 |
58.05% |
隆财库专〔2021〕0001号 |
文化创作与保护 |
隆财教单[2020]4号,下达2020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滩头抄纸19万木板年画81万) |
696,630.00 |
640,260.00 |
91.91% |
隆财教单〔2022〕0076号 |
其他文物支出 |
湘财预【2022】85号国家文物保护,魏源故居白蚁防治103鸭田指挥所二期修缮86万 |
1,890,000.00 |
148,700.00 |
7.87% |
隆财教单〔2022〕0092号 |
其他文化和旅游支出 |
湘财预【2022】176号免费开放文化馆图书馆各6.4万乡镇1.6万每个 |
528,000.00 |
|
|
项目支出管理情况:根据抽查情况,县文旅广体局能执行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抽查的项目支出全部纳入符合财政管理规范的审批流程,大额支出严格落实局党组会议集体民主讨论、研究与决策制度,严格落实相关财务管理政策与文件要求。但由于受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影响,以及其他诸如产权关系复杂、社群矛盾协调困难等原因,部分项目施工、竣工验收等受到迟滞,存在跨年度延迟项目施工与支付项目工程款现象,国家级非遗保护(魏源故居白蚁防治)、2021年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魏源故居修缮、鸭田战斗指挥所修缮、魏源故居展示陈列工程等项目支付进度为0,造成了部分专项财政资金积压。
三、部门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1、湘财预[2022]125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央一般项目资金,其中:非遗传承研陪基地40万元,魏源图书馆30万元,草原村文化活动中心20万元
(1)非遗传承研培基地专项资金40万元,主要用于对研培基地草原村呜哇山庄的升级改造,项目按程序完成了工程设计、造价预算、项目招标代理,湖南秀志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通过第三方招标公司公开招标中标该项目,并按合同要求实施项目施工,2023年5月底已完成项目工程,进入竣工验收和投入使用阶段。
(2)草原村文化活动中心专项资金20万元,主要用于对草原村文化活动中心会场进行设备添置及维修,项目编制并按程序审批提交了《建设工程预算造价编制报告》,按报告要求完成了全彩LED显示屏、会场灯光设备等全套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以及会场屋顶瓦片清理、楼顶除草等其他附属项目的施工,项目竣工验收后即可交付正常使用。
(3)魏源图书馆地方特色古籍公共数字化专项资金30万元,主要用于搭建该馆古籍数字化服务平台,进行古籍数据挂接,项目采用无接触式彩色扫描方式,加工为非筒子页(单面),该项目已于2022年12月完成。
2、年初专项资金预算安排,其中:非遗传承人工资等50万元,群众体育23万元,图书和古籍修复12万元,文化下乡等40万元
(1)非遗传承人工资专项资金50万元,主要用于县2022年度登记在册的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计29人的传承津贴,津贴标准为:国家级每人每年20000元、省级每人每年10000元、市级和县级每人每年7200元,国家级和省级传承津贴直接由国家和省财政统发至传承人账户,市级和县级传承人传承津贴,由县文旅广体局在年底按《传承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严格考核后,再发放至传承人账户;
(2)群众体育专项资金23万元,主要用于落实隆回县十四五规划和县委县政府全民健身的要求,2022年县文旅广体局利用专项资金举行了系列综合性的群众体育运动项目:8月7日,举办2022年隆回县“方达丽家.国际商茂城杯”全民健身日健康跑、骑行活动;8月17日,举行2022年隆回县全民健身象棋赛;9月5日,举行隆回县篮球俱乐部联赛;
(3)图书和古籍修复专项资金12万元,主要用于县魏源图书馆订阅党报党刊、各种报纸、杂志期刊,以及增添其他各类书籍,和免费开放电子阅览室,投入专项资金安排专人严格保护现有古籍的完整收藏,不受阳光和空气腐蚀。
(4)送戏下乡等文化专项资金40万元,主要用于县文化馆2022年送戏下乡、进社区、进校园等流动戏曲服务,并通过开展各种培训推广、文化讲座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大餐。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资金
经与县财政局综合研究,报县委县政府审批,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村级文化事业建设和戏曲进乡村,县文旅广体育局编制下达了《关于下达2021-2022年度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高质量建设奖励补助资金计划的通知》,共安排专项资金414万元,每个项目村按3-5万元的标准以奖代补,完善乡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门前十小”提质建设;县文广体育局同时充分利用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制定详细实施方案,面向全县业余剧团通过竞争采购确定演出机构,围绕扫黑除恶、禁毒、精准扶贫、文艺抗疫、文明实践、乡村振兴等主题内容,推进戏曲进乡村、文化下乡项目。
4、湘财预[2022]130号中央免费开放资金,其中:文化馆、图书馆各12万,每个乡镇3万元;湘财预[2022]176号免费开放资金,其中:文化馆、图书馆各6.4万元,每个乡镇1.6万元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县魏源图书馆严格按照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相关政策要求,全年无休免费向各类读者开放,开展多样化读者活动,努力改善阅读环境、增强服务意识、提高馆藏利用率,对全县乡镇、街道的学校开展流动图书下乡服务。
公共文化馆免费开放:县文化馆统筹协调25个分馆一起积极开展免费开放宣传活动,修缮培训辅导室,添置更新设施设备,举办普及性文化艺术类培训、公益性讲座、文化艺术展览、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基层文化骨干业务辅导、民间文化传承活动、文化送戏下乡流动服务。
5、隆财教单[2020]4号,下达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数字)运维资金(年度结转);湘财预[2021]260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广播电视无线数字运维资金),其中:龙拱山微波站2.2万元,小沙江微波站31.2万元,12个电视站各8.8万元
该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隆回县龙拱山微波站、小沙江微波站和12个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补点台站的日常维护,2022年初县文广体局各台站运行维护管理考核排名,按比例将项目资金下拨至各个台站。
6、湘财预[2021]78号,基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补助资金
隆回县是2021年确定的全省12个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县之一,该项目经省局批复同意,通过中广电广科院的设计和预算,经过公开招投标,最终由长沙创新威特公司中标,2021年12月底签订合同,2022年3月20日完成全部设备安装与调试,之后利用项目节余资金进行了二次设备采购,年度内完成了项目的验收和审计。
7、湘财预[2020]418号,下达2021年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其中:魏源故居修缮101万元,鸭田战斗指挥所修缮396万元;湘财预[2022]85号国家文物保护,其中:魏源故居白蚁防治103万元,鸭田指挥所二期修缮86万元;湘财预[2022]200号国家级非遗保护(魏源故居白蚁防治)
魏源故居修缮与白蚁防治:魏源故居修缮按照相关法规、标准、技术规范和省文物局批复的方案及施工图集的要求实施,包括文物建筑本体、故居地面铺装和排水系统的修缮,工程进度完成。魏源故居白蚁防治项目受疫情防控政策影响,工程尚未组织实施。
鸭田战斗指挥所修缮:红二军团鸭田战斗指挥所修缮工程(一期)项目严格按照相关法规、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招投标和合同组织实施,已完成主体建筑修缮工程、附属建筑及配套设施修缮工程,目前该项目正等待竣工验收与财务审计。该工程前期工作因群众矛盾复杂,另专款拔付给金石桥镇58万元,由镇政府实施原有住户搬迁安置。红二军团鸭田战斗指挥所(二期)项目即将进入工程施工阶段。
8、湘财预[2021]128号,魏源故居展示陈列工程;湘财预[2020]214号,2020年下达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其中:魏源故居防雷工程60万,展示陈列工程149万,修缮工程234万(其他资本性支出)
魏源故居展示陈列工程:展示陈列对象范围是所确定的魏源故居文物建筑,以及文物建筑本体内部空间,魏源当年生活的场景再现,工程项目依据《立项批复》,严格按招投标和合同组织实施,工程于2022年9月15日开工建设,2022年12月完工,目前处于项目验收与整改阶段。
魏源故居防雷工程项目:该项目于2021年7月1日开工建设,2022年9月完工,该项目工程目前处于验收整改阶段,项目实施能有效防止雷击安全隐患。
9、隆财库往〔2022〕0008号,20220816魏午庄故居修葺150万元
魏午庄故居修葺工程遵循文物保护修缮流程,严格按批复文件、招投标和合同组织实施,该工程属于跨年度项目,2022年完成前期准备与招投标,2023年5月12日开工建设,现正处于施工阶段,计划于2023年10月底完工。
10、湘财文指[2020]63号,提前下达2021年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其中:邹汉勋故居修缮39万元,天门寺修缮180万元;湘财文指[2022]12号省文物保护专项,其中:茶山袁氏宗祠文保修缮121万元,天门寺修缮130万元
邹汉勋故居修缮工程、天门寺(一期一标段)修缮工程遵循文物保护修缮作业流程,按照相关法规、标准、技术规范和省文物批复的方案及施工图集的要求,通过招投标和合同组织实施,项目完成工程进度,其中天门寺修缮(一期一标段)于2022年9月通过省局的验收,天门寺修缮工程(一期二标段)项目即将进入工程实施阶段。
11、邵财教指[2021]39号,市级文物保护修缮经费,茶山大屋修缮1,20万元
茶山大屋修缮工程遵循文物保护修缮流程,严格按批复文件、招投标和合同组织实施,于2022年6月10日开工建设,2022年9月完工,已按合同支付68%的工程进度款。项目现正在进行验收与审计阶段,将依据验收、审计结果与合同约定完成工程尾款支付。
12、湘财文指[2022]12号省文物保护专项,茶山袁氏宗祠文保修缮121万元;湘财文指[2021]20号,茶山袁氏宗祠消防工程92万元
茶山袁氏宗祠修缮工程项目遵循文物保护修缮流程,严格按批复文件、招投标和合同组织实施,已完成招投标与签订合同,即将进入工程实施阶段。由于受该文物修缮工程施工的影响,茶山袁氏宗祠消防工程项目延期推进,该工程目前已完成设计、预算、财评备案、公开采购公示等程序,下一步即将进行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前期已就施工进度受影响情况向省、市局汇报。
13、隆财库往[2022]0011号,县文旅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其他收入(非税返还)112.5万元
该收入是隆回县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2022年收取的文物调勘费返还,该中心于2022年9月成立,县财政未及时预算下拨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该非税返还收入资金用于该中心办公室和文物库房的装修,以及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14、隆财综单[2022]0015号,湘财综指[2021]12号,体彩公益金192万元
隆回县2021年度共筹集体育彩票公益金192万元,主要用于村(社区)配送全民健身器材和体育场地建设,解决群众“健身去哪”的难题,以及用于参加省、市组织的比赛、资助或组织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体育场馆免费开放与体育人才培训、中小学生防溺水游泳场馆免费开放试点和体育产业、体育场地普查工作。
15、隆财库往[2022]0001号,沿河健身步道工程经费400万元。该项目起于魏源文化产业园,沿赧水北岸经九龙大桥,沿赧水南岸止于紫霞园大桥,全长11342米,工程总预算1058.58万元,预备费用预算90万元,该项目一期工程于2021年12月25日完工,二期工程已完成施工设计与招投标工作,。
四、资产管理情况
截止2022年12月31日,隆回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资产总额为6,414.20 万元,其中:流动资产1,665.13 万元,包括货币资金596.86 万元,财政应返还额度1,006.30 万元,其他应收款61.97 万元;非流动资产4,749.07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160.24 万元,在建工程2,400.24 万元,其他非流动资产188.59万元。县文旅广体局制定了资产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做出了定性与量化界定,对固定资产日常管护与盘底清查做出了详细规定,能切实执行资产管理制度。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一)整体评价结论:
隆回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2022年度履行了其承担的基本职能职责,获得了较好的履职效益,经综合评价,隆回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2022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综合得分82.5分(各项评价指标得分值见附表),绩效等级评价为“良好”。
(二)职责履行情况
1、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①2022年县文旅广体局充分用好用活各级财政拨付的各类文化专项资金,积极开展县域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送戏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等流动戏曲演出服务共近300场次,组织27场次民营剧团比赛,提高了县域民营剧团的演艺水平,为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打下了良好基础;
②小组唱《山村的早晨多么美》获得第七届湖南艺术节音乐类第一名,提质打磨后申报全国“群星奖”,入围邵阳市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演出节目单;
③公共文化服务争先创优工作效果显著。组织金石桥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六都寨镇明德村、张家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一镇两村”申报湖南省2022年“最美潇湘文化阵地”;隆回县被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2021年度落实《湖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绩效评价优秀县;《隆回:“春晚”兴盛振乡村》被评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典型案例,并申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花瑶挑花:挑出瑶山振兴花》被评为省级并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典型案例;
④充分利用各项专项资金积极推进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免费开放,县魏源图书馆县图书馆每年订阅党报党刊和各种报纸70种,杂志期刊160余种,每年增添各类书籍3000余册,全年免费开放电子阅览室,全年面向全县乡镇(街道)学校,开展流动图书下乡服务12次,组织读者活动49次,外借图书册次约为15.1万册次。县文化馆统筹协调25个分馆一起面向群众,举办文化艺术类培训、公益性讲座、文化艺术展览、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基层文化骨干业务辅导、民间文化传承活动,全年培训辅导(含25个分馆)1200人次, 举办文艺活动105场次,送文化下乡流动服务52场次;
⑤全年落实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高质量建设奖励补助专项资金414万元,按每个项目村验收后按3-5万元的标准奖励补助,全年推动完善96个村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门前十小”提质建设,验收落实了72个村的奖励补助资金;
2、群众体育事业建设与体育赛事成绩喜人
①县城桃洪镇沿河(资江)健身步道是湖南省首条县级TPV塑胶健身步道,全长11342米,满足了县城30余万群众的日常健身需求,成为了县城一道美丽风景线和一个重要网红打卡点,步道开通仪式吸引了中国网、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邵阳红网等多家媒体同步报道;
②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开展了隆回县2022年度中小学生防溺水游泳场馆免费开放试点工作,免费发放游泳票15000张,共有40所学校14000名学生参与、受益。
③为思源小区、兴业小区、金石桥镇上花圆村等40余村(社区)配送全民健身器材,解决群众“健身去哪”难题,综合利用体彩公益金通过以奖代补形式为18个村解决体育场地建设;
④加强体育人才培训,分别举办了一期游泳健身与救生安全培训班、中小学生防溺水游泳技能培训班,13家游泳场馆的50名安全员接受了培训,其中37名安全员获发了结业证书,35名中小学生接受了防溺水游泳技能培训;
⑤全年进行了2次体育产业、体育场地普查工作,至2022年底,全县共有744家体育场地单位,1529个体育场地场馆,体育场地面积167万平方米;
⑥参加省、市组织的比赛共8场次,邵阳市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获民族健身操甲组第一名成绩;
⑦2022年举行了“方达丽家.国际商茂城杯”全民健身日健康跑.骑行活动、县全民健身象棋赛、县篮球俱乐部联赛等大型的综合性的群众体育运动项目。
3、推动文旅农深度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①抓旅游品牌创建。岩口镇向家村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该村牛天岭景区聘请专家团队编制了《景观质量申报文本》,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虎形山瑶族乡被评为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乡镇,着力打造雪峰山高山台地著名旅游休闲目的地,该乡崇木凼村被评为省级并申报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②抓旅游营销推介。成功举办“爱我湖南 湘约隆回”、 “5·19”中国旅游日宣传活动,编制了2022版《隆回旅游指南》,组织旅游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旅游博览会、湖南民宿博览会以及邵阳市首届旅发大会,宣传隆回旅游形象;联合湖南大学和塔塔拉文化有限公司以花瑶桃花、滩头年画等为元素开发文创产品,产品投放市场后十分畅销,彰显了隆回地方文化底蕴与文旅融和发展特色;
③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沐仙湖通景公路完成路基水稳层,小型停车场、水上运动体验项目码头已建成,汽艇、摩托艇等水上运动装备已全部到位;
④持续强化行业监管。成立县旅游安全专业委员会,建立景区安全排查工作台账制度,上下联动落实旅游安全;以旅行社违法违规经营、导游人员无证违规导游整治为突破口,加大旅游市场监管力度;认真落实景区疫情防控措施,不断提高安全监管水平;指导督促各景区景点、星级饭店、旅行社,认真开展文明旅游和平安景区创建活动,显著提升全县旅游品质与形象。
4、全面夯实广电基础,确保广电工作平稳有序发展
①全面完成日常与重要节庆安全播出工作。强化龙拱山微波站、小沙江微波站和12个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补点台站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各广播电视传输机构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规定,以“安播零事故、传输高质量”为目标,严格落实安全播出保障专项检查和排查工作,领导带班值班值守,压紧压实安播保障工作责任,确保重大节庆系列活动安全播出保障工作万无一失;
②全县共12个偏远乡镇60个村的4510户农户能通过12个无线数字电视站点收看到中央12套电视节目,收看到的电视画面、伴音都非常的清晰;
③隆回县是2021年确定的全省12个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县之一,2022年全部设备已完成安装与调试,作为县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补点项目,保障了全县城乡居民更好地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
5、加强县域文化市场执法监管,引领文化市场健康文明发展
①加强市场巡查。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检查KTV300家次、网吧200家次、电竞宾馆160家次、游艺动漫城100家次,发现防疫、安全隐患50余起,全部当场督促整改到位,确保了全县文化娱乐场所安全稳定;
②做好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文化市场稳定。对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不够重视的骑士网吧、星空网吧、新浪潮网吧等经营业主予以约谈,限时整改;对没有办理好证照的10家KTV、3家分别没有办理好变更手续的、无消防通道的、疑似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予以暂时关停;对1家落实疫情防控不力、存在问题较多的网吧给予立案调查并行政处罚1.1万元;对1家在停业期间擅自营业的电竞宾馆扣押其主机,并启动立案调查。
6、以点带面推进文物保护与文化遗产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①文物保护抓重点,革命经典永流传。隆回县获评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文物保护工作走在前列;魏源故居挂牌市级廉政教育基地、青少年励志教育基地;红二军团鸭田战斗指挥所挂牌红色教育基地,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红军长征在隆回”红色教育课进课堂系列宣讲活动;
②非遗保护出亮点,传统文化焕新彩。举办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隆回县共有6个示范点入选邵阳市第一批市级非遗村镇、非遗工坊、非遗街区示范点,积极布置参加2023年非遗新春“春暖大匠院 欢乐非遗年”集市活动,花瑶挑花传承人沈燕希入选《湖南省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③魏源图书馆2022年度共计完成了892冊、153238单页的特色古籍公共数字化加工;
⑤完成非遗传承研培基地草原村呜哇山庄的升级改造,和草原村文化活动中心会场的设备添置、维修及其他附属工程;
⑥积极推动魏源故居、魏午庄故居、邹汉勋故居、天门寺、茶山袁氏宗祠、茶山大屋、鸭田战斗指挥所等重点文物的保护性修缮,魏源故居白蚁防治、防雷工程、展示陈列工程,和茶山袁氏宗祠消防工程项目按设计和合同依序施工。
(三)履职效益情况
1、社会效益分析
①隆回县文物局获评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罗洪镇入选第六批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文物保护工作走在前列;小组唱《山村的早晨多么美》获湖南第七届艺术节音乐类最佳节目奖;《村晚兴盛振乡村》、《花瑶挑花:挑出瑶乡振兴花》双双入选为国家文旅部典型案例;虎形山瑶族乡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重点乡镇,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村成功申报为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岩口镇向家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②非遗传承研培基地草原村呜哇山庄的升级改造,面向民众与游客重点集中展示隆回县国家级、省级及部分市、县级非遗项目,切身接触、感受非遗项目和传统文化的魅力,草原村文化活动中心会场设备添置及维修,为传承人传承教学提供场馆、配套服务,更好地服务于舞台演出和非遗传承教学,吸引广大民众、游客现场观摩、互动研习隆回非遗项目技艺与传承,增加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内容点,游客沉浸式体验能增强核心景区吸引力,提升旅游品质,宣传隆回形象;
③魏源图书馆地方特色古籍公共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满足读者对地方古籍的检索、阅读、下载及研究的需求,通过网络电子等介质保存和传播,更好地保护纸本古籍文献,落实了习总书记“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要求,显示了重要的社会、文化、传播与研究意义;
④500名运动爱好者全民健身日健康跑、骑行活动,92名象棋爱好者参与县全民健身象棋赛,10支队伍、150名运动员参与县篮球俱乐部联赛,沿河健身步道成为了隆回县城一道美丽风景线和网红打卡点,该步道日均健走或健跑人数达到10000人次以上,满足了县城30万群众的日常健身需求。至2022年底,隆回县共有744家体育场地单位,1529个体育场地场馆,体育场地面积16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6平方米。这些活动成果满足了人民群众对身心健康的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引导了全县群众体育运动健康文明的发展方向;
⑤魏源故居、魏午庄故居、邹汉勋故居、天门寺、茶山袁氏宗祠、茶山大屋、鸭田战斗指挥所等重点文物的保护性修缮与陈列展示,魏源故居挂牌市级廉政教育基地、青少年励志教育基地;红二军团鸭田战斗指挥所挂牌红色教育基地,有利于恢复文物历史原貌,再现历史人物生活场景,保护文物,传承文化,让游客游览过程中有故居文物可看,有人物故事可听,有文化内涵可品,有历史发展传承,丰富隆回旅游内涵,促进文旅农融合发展弘扬湖湘优秀文化,引领中华文化自信;
⑥县文化馆联合县民营剧团等演出机构,在县文旅广体局统一部署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演出内容,送戏曲和文化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全年开展各类流动戏曲演出服务300余场次,遍及全县166个村和旅游景点,受益群众与游客达到30余万人次,全年戏剧文化培训辅导(含25个分馆)1200人次,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大餐和国家文化惠民政策的福利,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地方剧团发展,传播和繁荣了乡村文化,宣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⑦推动乡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门前十小”提质建设,为村(社区)配送全民健身器材,综合利用体彩公益金推进乡村体育场地建设,把卫生室、阅览室、演出台、体育场建到了家门口,解决了农村尤其是偏远地方群众“健身运动、文娱活动去哪”的难题,有些村利用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场地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娱活动,如司门前镇石阳桥村全民动员全员参与,已经连续组织了几届村春晚,活动形式多样活泼接地气,坚实了乡村传统优秀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丰富了乡村农闲文化,拓展了新型的乡村社会生态与村(居)民关系;
⑧县魏源图书馆全年无休免费向各类读者开放,县图书馆开展了多样化读者活动,努力改善读者阅读环境、增强员工服务意识,提高馆藏利用率,满足了全县读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对全县24个乡镇,2 个街道的学校,开展流动图书下乡服务12次,组织读者活动49次,全年服务读者38万人次,外借图书册次约为15.1万册次;
⑨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补点台站建设和维护,保障了全县共12个偏远乡镇60个村的4510户农户能清晰收看收听到中央台广播电视节目,营造了良好社会风气,促进了城乡社会和谐发展;
⑩袁树雄作为县文化馆特殊引进与培养人才,其创作歌曲《早安隆回》一曲成名,网络点击量突破百亿次,一路唱进了省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春晚,隆回成为了全国人民心中的网红打卡目的地,《早安隆回》宣传了隆回文化,树立了隆回形象,推广了隆回旅游,提升了隆回品质。
2、经济效益分析
①以滩头手工抄纸为原料,以滩头木板年画为主题,推动非遗商业与研学文创,融入商业模式,把非遗文化与产品商业化商品化,横向与纵深拓展非遗保护载体;以发展旅游业为纽带,转变旧观念、发展新理念,积极引导与推动本地传统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拓宽销路加速流通,助力乡村振兴,经济、社会、文化效果显著;
② 2022年全县接待入境旅客500万人次,同比增长182%,旅游综合产值5亿元,同比增长185%;
③2022年全县文化企业营业收入50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45%。
3、可持续性发展分析
①在隆回全域内倡导生态出行、生态旅游,构建“云上隆回”、“云上花瑶”旅游品牌,与周边市县、相关旅游公司战略协作、统筹规划,充分利用、开发与发展雪峰山腹地高山台地旅游资源,着力打造雪峰山高山台地高品位、高品质的系列旅游休闲小镇与原生态旅游休闲村落,配合相关部门加强旅游基础建设,推动旅游酒店、民宿扩容提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旅游目的地的通达度、舒适度与接待能力;
②全要素发展县域旅游,不断拓展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奖励
旅游、养生旅游、研学旅游、乡村休闲旅游、精神情感旅游、探险探秘新奇体验等探索性体验旅游,在强化“食、住、行、游、购、娱”传统旅游要素基础上,不断打磨“商、养、学、闲、情、奇”新型旅游要素;
③非遗传承研培基地草原村呜哇山庄的升级改造,魏源故居、魏午庄故居、邹汉勋故居、天门寺、茶山袁氏宗祠、茶山大屋、鸭田战斗指挥所等重点文物的保护性修缮,以及魏源故居白蚁防治、防雷工程、展示陈列工程,和茶山袁氏宗祠消防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完成,为隆回文物保护、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可持续性基础;
④魏源故居廉政文化基地、鸭田战斗指挥所红色文化与爱国教育基地建设,赓续隆回红色教育与传统历史文化脉络,拓展了隆回旅游资源,促进文旅融合,发展隆回旅游产业。
(四)社会满意度情况
部门整体支出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随机对社会公众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91份,统计表明,社会公众对县文广体局2022年度各项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分值介于83.52——94.51分之间,社会公众满意度评价综合分值为88.58分,社会评价良好。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执行方面
1、人员超编现象:县编办、县人社局核定县文旅广体局系统行政事业编制合计131名,2022年度末实际在职在岗干部职工153人,其中:局本级24人,县全民健身服务中心等二级机构合计129人,2022年度末在岗人员实际超编22人,在职人员控制率为116.79%,在岗人数与核定编制差异较大。
2、人员借调现象:到2022年度末县文旅广体局内部以跟班学习形式,从二级机构跨部门借调局本级使用人员10人,借调到县公车平台2人,属长期跨部门易岗借调,人员借调使用打破了原有的正式的组织编制与职能职责界限,可能导致部门、岗位与人员之间的责任边界模糊、工作推诿、多头领导现象,不利于维持组织结构和编制政策的严肃性;
3、预算调整率偏大,年度预算执行率偏低:县文旅广体局2022年年初预算4201.92 万元,年度调整预算779.03万元,预算调整率18.54%,2022年实际到位资金7178.74万 元(含上年结转结余),实际支出资金5849.03万元,年末结转结余1329.71万元,年度预算执行率为81.48%,整体预算执行率一般,存在预算调整率偏大与部分资金结转结余现象,2022年一、二、三季度支付序时进度分别为34.93%、45.98%、53.01%,第三季度支付序时进度比率明显偏低,不利于平衡履行年度工作计划与年度工作的开展;
4、年度资金结转结余率偏高。
(二)预算管理方面:
1、三公经费等预算变动比率偏大,三公经费支出超预算:县文旅广体局2022年三公经费、培训费、会议费三项费用预算总额合计19.59万元,对比2021年数据有较大增加,变动率为26.39%,变动比率偏大。2022年三公经费预算总额8.2万元,全年三公经费支出数为12.02万元,三公经费支出超出预算3.82万元,超支的主要原因是,邀请外地演出团体宣传隆回旅游演出产生接待费用;
2、公用经费控制率偏高:县文旅广体局2022年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178.31万元,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408.45万元,实际支出增加金额较大,公用经费控制率229.07%,公用经费控制率明显偏高;
3、部分项目年度支付进度偏低:受疫情防控政策的影响,茶山袁氏宗祠消防工程、邹汉勋故居修葺、魏源故居修缮和鸭田战斗指挥所修缮、魏源故居展示陈列工程、邹汉勋故居修缮天门寺、鸭田战斗指挥所修缮工程等6个专项项目2022年使用上年结转资金,工程进度缓慢,本年度实际支付进度均低于50%;
4、政府采购预算不充分,实际执行率偏高:县文旅广体局2022年政府采购预算146.7万元,决算数638.07万元,政府采购执行率434.95%,存在年初制定工作计划调研不充分,工作计划安排欠周到问题,导致政府采购预算不足;同时存在部分项目。
5、存在决算报表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不一致现象。
(三)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国有资产闲置:魏源图书馆摆放有一台公共文化一体机闲置未用,该机由省文化和旅游厅2020年7月配送,资产闲置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
(四) 职责履行方面:
1、年度工作计划不严谨:局机关简单地将年度工作总结中的下年度工作思路替代年度工作计划,各股室、二级机构没有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简单宽泛,不严谨,对年度工作缺乏基本规划,容易导致年度考核缺乏客观评价指标而显得随意,降低了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与导向性;
2、年度工作总结不严谨:局机关及股室、二级机构,没有对照法定的职能职责进行年度工作总结与评价,年度工作总结欠全面周到,定位不高,严谨度、量化度、客观度不够,工作总结与实际应承担及实际已开展的工作缺乏一定的对应关系,量化指标不全面不严谨,对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仅仅限于列举,没有进行适度分析,显得过于随意,科学性与合理性不足;
3、存在职能职责界限划分不清晰现象:局机关体育股与二级机构全民健身服务中心、局机关文化遗产股与二级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之间,职能职责界限划分不清晰,在具体履职过程中存在履职重叠、监督与执行边界不清晰现象,造成了一定的认知偏差与行政资源浪费;
4、机关管理有待加强:部分二级机构会议室、办公室没有及时整理清扫,显得凌乱,灯光球场周边有随意丢弃的烟头、槟榔、餐纸等垃圾,需要加强卫生管理工作。
(五)绩效管理方面
1、绩效目标设定:绩效目标及其指标值得的设定没有履行相关的严谨程序,没有展开充分的前期调研,没有经过充分的研究讨论,部门领导绩效管理意识不强、参与度不高;整体绩效目标设定不全面,绩效目标指标值可量化值比例不高,难以对全年工作及其绩效结果形成纲领性指导与评价作用。指标体系中三级指标未根据工作实际细化设置与量化考核,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持续性发展指标的设定不清晰、不充分,未细化分解与赋权量化,缺乏可衡量性与可操作性;
2、绩效管理的实施:绩效管理与日常工作结合结合度不高,部门单位内部的管控措施、年度工作计划与绩效目标及其指标值的设定关联性不强,绩效目标设定与年度实际工作开展之间,缺乏交叉、指导与印证;部门内部绩效管理的宣传引导工作没有得到具体落实,部门干部职工绩效管理意识整体性不强。这些问题的存在,容易导致部门单位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与实施停留在简单应对阶段,难以充分发挥绩效管理应有的功能作用;
3、绩效自评与公开:绩效自评没有对照绩效目标体系开展,以定性描述为主,绩效指标的量化评价没有得到重视与突出,部门整体支出的效益没有得到量化彰显,自评报告不符合隆财绩(2022)3号文件的要求,没有按要求在政府门户网站上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自评结果的信息公开。
七、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一)预算执行方面:争取调整落实编制政策,严格落实三定方案,做到人、岗、责匹配,加强部门人事管理工作,做好部门单位人员需求规划,做好内部职能机构与二级单位的统筹协调工作,逐步缩小在岗人数与编制数的差异。
(二)预算管理方面:严格执行国家各级财政部门的相关规定和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费用支出,严格控制支出标准,加强财务预算与支出管理的合规性与规范性。
(三)资产管理方面:降低国有资产的闲置,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与效益。
(四) 职责履行方面:强化公仆与服务意识,强化监管责任,拓宽监管范围,加强思想与业务培训,提倡建设学习型单位培养学习型干部,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全面落实首干部职工问责任制,提高群众满意度;严格落实政府采购管理,精细化管理项目合同,提高履约责任与履约质量,加强合同风险防范与管控。
(五)绩效管理方面: 以绩效结果为导向,增强部门单位财政支出绩效导向与绩效管理意识,引导全员参与年度绩效目标制定,及时有效地将部门绩效目标层层细化分解落实到岗到人,真抓实干努力达成绩效目标。及时开展年度绩效自评与信息公开,不断规范化加强对部门单位年度财政支出的绩效自评,拓展评价结果的使用
( 一审: 欧阳川月 二审: 王信之 三审: 刘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