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
统一登记号: | |||
索引号: | 发文编号: | ||
公开目录: | 公开责任部门: | ||
发文日期: | 公开形式: | ||
生效日期 : | 有效期: |
一、 基本情况
香溪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面较广而且很散。经乡防汛指挥部领导带领乡水利、国土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深入现场察看,特将九组廖昌凤、七组胡田江、六组宁友光、陈习江、宁继光、陈禄江等六户的房屋地段划定为危险区域,若遇下雨天气时,容易引发局部面积的滑坡,危险区的所有居民必须迅速转移至安全地带。另有南麻公路支路刚竣工还未通车路段,路边沿线时常有局部的山体滑坡和塌方出现,给过往的行人车辆带来了不安全因素,特将该区域划定为危险区域,通过竖立警示牌等方式提醒各过往行人车辆注意安全。
二、地质水文分析
地质结构:该处属于地表风化千叶岩层,成土母质,土层疏松,遇暴雨渗漏严重,容易开裂山体崩塌、滑坡。
水文分析:此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区,是南北暴雨中心走廊,降雨集中,降雨量较大,中等级以上暴雨一般发生在6-7月,年降雨量为2200mm左右,最大日降雨量为260mm。
三、紧急避灾的目标和任务
在乡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周密部署下,坚决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抢,防重于救,常备不懈"的方针,团结避灾,共同救灾,保安全,求稳定,促发展,遇灾不死人、不伤人,力争把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四、避灾方案及转移路线
处于危险区的各户必须迅速转移到附近地势较高的安全区进行避险;所有过往行人车辆经过危险路段时一定要先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行,最好绕道而行。(具体见转移路线示意图)
五、抢险救灾机构设置
当出现险情时应立即成立抢险救灾临时指挥所
总指挥:赵雪冰
副指挥:刘光长、廖承利、刘光荣、胡仁章 陈慈姑 翟杨(驻村干部)
下设五个小组
抢险组 组长:刘光长
成 员:乡应急分队名单附后
安置组 组长:陈慈姑
成 员:尹大旺 陈湘江 宁黄生 宁顺风
信息组 组长:刘光荣
成 员:刘光洲 尹习黄
负责发警报、广播、鸣锣、口哨
技术组 组长:黄剑豪
成 员:王长胜 张剑平 廖生权
险情巡查组 组长:刘光长
成 员:廖承利 陈慈姑 宁顺锋 胡田江 陈习江
实行24小时巡查并按要求做好记录
六、转移顺序
1、先转移危险区,后转移警戒区;
2、先人员后财产,先转移老、弱、病、残、儿童、妇女后转移一般人员,最后转移党员、骨干、指挥人员、抢险队员。
七、转移纪律
1、服从命令,统一听从抢险救灾指挥;
2、坚守岗位,勤政务实,指挥成员应及时了解雨情、险情,转移安置责任人员、信号发布人员不得擅自离岗,必须坚持24小时巡查值班,对玩忽职守者事后要追究其渎职责任;
3、杜绝瞒报、漏报、虚报等行为,不得发布虚假险情信息;
4、坚持安全救灾的原则,要求各小组人员临危不乱,参与救灾人员严格按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团结救灾,共同承担。
八、救灾信号标志
预警信号:三次均匀间断5秒警报声及广播预警。
紧急转移信号:时长约一分钟的连续不断警报声及广播、鸣锣、口哨声。
解除警戒信号:忽大忽小警报声。
(审核:本单位内审核后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