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
统一登记号: | |||
索引号: | 发文编号: | ||
公开目录: | 公开责任部门: | ||
发文日期: | 公开形式: | ||
生效日期 : | 有效期: |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
(1)贯彻执行上级扶贫开发工作方针、政策;协调解决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2)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协调有关部门实施;组织贫困状况监测与统计。
(3)根据有关规定管理中央和省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拟定县扶贫专项资金分配方案;指导、监督和检查扶贫资金的使用;组织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的规划、设计、论证、筛选;负责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的审核、上报并组织实施;参与信贷扶贫项目的立项、审核、推荐和申报工作。审核信贷扶贫资金贴息,负责财政扶贫、信贷扶贫项目库建设。
(4)协调管理贫困地区与国际组织或机构的扶贫交流与合作,指导有关扶贫外资项目的实施和管理。
(5)制定扶贫开发科技推广和培训计划;协调贫困地区扶贫科技推广;组织指导扶贫有关的培训工作;负责扶贫开发的信息和宣传调研工作。
(6)指导和协调全县社会扶贫工作;协调管理有关扶贫捐赠资金和物资;联系中央、省、市直机关对隆定点扶贫工作。
(7)参与农村建设扶贫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制定驻村帮扶计划。
(8)承办县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和交办的其他事项。
(9)承办县委、县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机构设置
隆回县人民政府扶贫工作办公室于2017年7月改为隆回县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隆回县扶贫办),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4305********645M,设独立编制机构1个,独立核算机构1个,编制23人,截至2018年底在编在岗16人。
3、单位基本情况
2018年年末在编在职在岗干部职工16人,比2017年减少2人,减少原因是退休1人,调出3人,调入2人。另借用12人尚未办理入编手续。退休干部2018年年末5人,比2017年增加1人。遗属补助人数0人;小车编制数0台,实际0台;借用房屋面积260平方米。
(二)2018年的重点工作
1、做好贫困监测工作,建设扶贫数据管理平台,做好数据比对工作;扎实开展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做好精准识别工作;准确把握标准和流程,做好精准退出工作。全年退出贫困村62个,实现贫困人口脱贫4.12万余人。
2、完善扶贫项目库,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工作。
3、做好雨露计划及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
4、抓好驻村帮扶工作。
5、做好社会扶贫工作,创新开展“爱心改变面貌”扶贫帮困宜居行动。
6、做好贫困农户小额信贷贴息及扶贫特惠保工作。
(三)部门整体支出情况
2018我单位总支出638127793元,其中基本支出1569953元,主要用于人员基本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支出;项目支出636557840元,主要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及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退出支出。
二、部门整体支出管理及使用情况
(一)基本支出情况
基本支出1569953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1291509元,日常公用经费支出273444元。
3、项目支出情况
专项支出636557840元,包括中央、省、市、县等各级财政涉农统筹整合资金,主要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及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退出。
(三)“三公”经费情况
1.因公出国(境)费用;本年度没有因公出国(境)费用。
2.公务接待费;公务接待费年初预算370000元,实际发生70000元,根据上级厉行节检节约的要求,比年初节余30万元。
3.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2018年,我单位参与了公车改革,没有发生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2018年,我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扎实有序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实现退出贫困村62个,脱贫人口41290人的目标,全县农村居民可支配出入10288元,比上年增长12.1%。2018年全县上下主要狠抓了如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扶贫业务指导服务,全面夯实基层基础
加强对全县扶贫干部的业务培训指导。先后就驻村帮扶、项目库建设、贫困退出、系统管理、动态调整等工作,对全县不同层面的干部,分类分批开展扶贫业务培训,做到全覆盖,切实提高基层干部扶贫能力。二是组织编撰并及时发放了6期《2018年脱贫攻坚基础工作常见问题解答》和2期《精准扶贫知识手册》加强业务精细化指导,确保工作有序开展。三是对扶贫基础进行常态化督导,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全面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水平。
(二)建设扶贫数据管理平台,做好数据比对工作
率先建设了隆回县精准扶贫大数据综合管理应用平台,在平台中设置产业、就业、住房、健康、教育等行业扶贫政策落实到户情况查询比对功能、项目资金落实监管功能、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指标达标监测功能、驻村工作队管理功能,通过平台进行数据比对,及时发现各行业部门扶贫政策未落实到户的贫困户名单,实时监测驻村工作队“三落实”情况,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使我县扶贫工作做到精准高效。
(三)扎实开展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做好精准识别工作
根据全省统一安排,积极开展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工作,加强对乡镇的指导督促,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县所有贫困人口进行四类人员比对,对五类人员进行重点排查,并且按政策分户甄别,分类处理,解决好错评、漏评、错退的问题,做到应进尽进,应出尽出。今年,通过7月、11月两次动态调整,共清退贫困人口24005人(含整户清退和单个清退),新纳入贫困人口12380人(含整户新识别和单个补录)。同时,做好系统数据清洗和维护工作的指导与管理,将全县建档立卡系统问题数据全面整改,先后16次下发问题数据清单共计7.8万余条,认真开展数据清洗工作,在系统内进行修正,使建档立卡系统更趋完善、准确。我县数据清洗工作由去年的全省问题数据最多的县,进入了全市先进行列。
(四)准确把握标准和流程,做好精准退出工作
根据湖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湖南省贫困退出验收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办以深入开展“讲正气、守规矩、爱隆回”活动为主题,紧紧围绕贫困村退出、贫困人口脱贫两大目标,准确把握验收标准和流程,组织相关单位对全县预脱贫人口“三保障”情况进行比对。从各乡镇、省市县驻村工作队和县直单位共抽调149人,分5个现场复核验收组,对全县62个贫困退出村、42000多预脱贫贫困对象进行验收。11月份,市扶贫办对我县的贫困退出工作进行抽查复核,认定我县贫困人口退出和贫困村出列达标率为100%。
(五)加强项目管理,提升扶持效益
根据省政府办及省扶贫办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完善了我县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县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按程序对2018年、2019年、2020年项目库进行了收集、整理,并在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示。对2016至2017年已下达资金计划但无法实施的项目进行变更调整。统筹做好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从财政涉农整合资金中安排5000万元,用于非贫困村交通、水利等民生领域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加强资金监管,采取过硬措施,抓好资金分配、项目验收、资金拨付三个环节,确保项目有序实施,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创新开展“爱心改变面貌”扶贫帮困宜居行动。动员社会力量,捐赠资金1557万元,其他渠道筹资2000余万元,帮助6000余户特困家庭修缮门窗、粉刷墙壁、更换线路、添置家具,改善居住和生活环境。该项工作得到中国社会扶贫网和省市扶贫办领导的充分肯定。充分发挥“扶贫特惠保”效能。2018年为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特惠保”投保1199万元,赔付率达到99.1%,已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投保1057万元。抓好雨露计划和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对职业学历教育的贫困户学生实行应补尽补,全年落实职业学历教育扶贫补助3300余人,2018年我县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任务数为406人,目前完成培训430人。有序推进村级光伏扶贫项目建设。扶贫办、项目指挥部与部门、乡镇协调配合,加强施工管理,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确保施工顺利进行。至9月30日,191个光伏电站全部并网发电。
(六)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攻坚克难
一是抓好突出问题整改。高度重视上级巡视、调研、考核、督查反馈的脱贫攻坚突出问题,坚持立行立改,并举一反三,形成长效机制。我县“三落实”动态管理系统工作获得全省通报表彰。二是建立健全脱贫攻坚信访事项办理机制。抽调得力干部专门负责信访舆情工作,规范涉贫信访办理流程,健全信访事项办理机制,确保涉贫信访办结率达到100%。三是做好小额信贷风险防范工作。到11月底止,我县每月到期贷款逾期率均在1%以下,没有受到上级约谈。
(审核:段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