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
统一登记号: | |||
索引号: | 发文编号: | ||
公开目录: | 公开责任部门: | ||
发文日期: | 公开形式: | ||
生效日期 : | 有效期: |
一、规划依据
(一)国家法规和技术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4.《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6国务院);
5.《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1995);
6.《镇规划标准》(2007);
7.《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建设部,第[2000]36号);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
(二)湖南省和隆回县有关的规划和文件
1.《湖南省镇(乡)域村镇布局规划编制导则》;
2.《湖南省村镇规划管理暂行办法》;
3.《湖南省建制镇规划编制审批办法》(1998);
4.《隆回县城乡总体规划(2006—2020)(2012年修改)汇
报稿》;
5.《横板桥镇政府工作报告》(2013);
6.其他相关文件等。
二、规划层次与范围
本规划分为镇域与镇区两个层次。
(1)镇域层次
为横板桥镇行政辖区范围, 98.52平方公里。
(2)镇区层次
城镇规划区范围包括横板桥居委会、麻场居委会、同福村、立志村、车田江村、东南村范围,面积16.36平方公里,其中镇区规划建设用地3.33平方公里。
三、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4年至2030年,其中:
近期:2014年—2020年;
远期:2021年—2030年。
四、镇域产业空间布局
“一心两轴三片区”的产业空间布局形态。
一心:以横板桥镇区为中心的城镇综合发展区。
两轴:镇域沿X005产业发展轴,镇域纵向产业发展轴。
三片区:
城镇综合发展区:以横板桥集镇为中心,发展服务业、商贸、工业、办公。
特色种植产业发展区:包括罗子团、田心村、太阳村等村,以发展烤烟、果树等特色种植为主。
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区:包括柳山村、南石村、陡石村等村。以双季稻种植现代高效农业为主。
五、村镇体系等级、规模规划
本规划将镇域村镇体系分为镇区、中心村和基层村三个等级。
(一)一级为横板桥镇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3.33平方公里,人口2.8万。
(二)二级为中心村(柳山村、罗子团村),是全镇新农村建设的重点,至2030年集聚人口分别达到3000人、2000人,应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三)三级为基层村、其余行政村。
六、村镇体系职能规划
规划将镇域村镇划分为三个职能层次:横板桥镇中心镇区(横板桥居委会、麻场居委会、同福村、立志村、车田江村、东南村);中心村(柳山村、罗子团村);基层村。各自定位如下:
中心镇区发展定位:充分利用镇区资源和各种优势,把横板桥打造成为隆回西南部以教育培训等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集散为主的山水生态新城镇。
中心村发展定位:为周边的基层村提供生产和公共服务设施,在部分中心村村民集中居住、商贸服务与村镇企业聚集地。
基层村发展定位:村民居住聚集地,有少量的商贸服务设施。
七、城镇性质
娄邵怀地区著名的教育考试培训中心,隆回县西南门户,以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农副产品物流集散为主的山水园林生态新城镇。
八、人口规模与城镇化预测
到2020年,横板桥镇镇区人口规模为2万人;到2030年,横板桥镇人口规模为5.5万人,其中镇区人口规模为2.8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0.91%。
九、用地规模
至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226公顷,镇区人均建设用地113.0平方米;至203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333公顷,镇区人均建设用地118.8方米。
十、镇区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为:一带两心四轴六区。
一带:指西洋江沿江风光带。
两心:老集镇商业中心、以商业物流集散为主的新区中心。
四带:以005县道为依托的发展主轴、横板桥至荷香桥的发展轴,横板桥新镇区的一条发展主轴和新镇区的一条次轴。
六区:两个生态居住区、教育园区、横板桥老集镇区、横板桥新集镇区、工业小区。
十一、用地规划
(一)居住用地规划
规划居住用地109.42公顷,占镇区规划建设用地的33.00%。
规划将镇区居住用地划分为五个居住组团:
1.城东居住组团:位于集镇东部,主要利用空地进行建设,用地规模为19.08公顷。
2.城北居住组团:位于城镇北部,主要利用现状空地进行建设,用地规模为14.29公顷。
3.老城居住组团:位于镇区北部,主要是利用现状空地进行建设及对现状民居进行改造,用地规模为19.20顷。
4.城西居住组团:位于镇区西部,主要是利用现状空地进行建设,以中高档住宅为主,用地规模为22.96顷。
5.新城居住组团:位于镇区中心位置,主要利用现状空地进行建设及对现状民居进行改造,用地规模为32.40公顷。
(二)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46.62公顷,占镇区规划建设用地的14.02%。
1.行政管理用地。规划行政管理用地2.54公顷,主要包括镇政府等单位,考虑到现状镇政府用地紧张,规模偏小,规划对镇政府位置进行调整,规划一处新的行政办公用地。
2.教育机构用地。横板桥镇区现有中学一所,小学一所,幼儿园一所。规划搬迁横板桥中学,横板桥小学扩大规模,另外在再规划一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
3.文体科技用地。在新建小学北侧,规划布置集中用地,作为镇区的文化中心,集中设置图书馆、文化馆、儿童和老年活动中心等。
4.医疗保健用地。规划搬迁横板桥医院、保留原有养老院。
5.商业金融用地。本次规划商业金融用地14.93公顷,占镇区规划建设用地的4.49%。
6.集贸市场用地。位于老集镇005县道旁。
(三)生产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工业用地位于原麻场居委会。占地面积23.40公顷,占镇区规划建设用地的7.04%。
(四)对外交通用地规划
主要为005县道过境交通和横板桥客运站。占地面积19.95公顷,占镇区规划建设用地的6.00%。
(五)道路广场用地规划
规划道路广场用地55.85公顷,占镇区建设用地的16.79%。
规划建设7大广场,总用地面积8.84公顷,占镇区建设用地的2.66%。
(六)工程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工程设施用地8.36公顷,占镇区建设用地的2.51%。
规划布置一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1.22公顷;规划一处垃圾中转站,占地面积0.61公顷;规划新建一处消防用地,占地面积0.42公顷。
(七)绿地规划。划绿地69.02公顷,占镇区建设用地的20.75%。
1.公共绿地。规划公共绿地50.05公顷,占镇区规划建设用地的15.05%。
2.防护绿地。规划防护绿地18.97公顷,占镇区规划建设用地的5.70%。
十二、道路交通规划
(一)道路系统规划
城镇道路系统由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和过境公路四级组成,主次干路形成“一环五横八纵”的道路网络结构。
主干路:红线宽度20-28米;
次干路:红线宽度16-20米;
支路:红线宽度12米。
(二)公共停车场规划
规划建设4处社会停车场,此外商业中心、文化娱乐设施、行政管理用地、生产用地等应设內部停车场。
十三、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
(一)镇区绿地系统
镇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规划绿地面积为69.02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50.05公顷,生产防护绿地面积18.97公顷,绿地占总建设用地的20.75%。
公园绿地:规划集中设置三个公园,作为镇的休闲、观光和室外体育健身中心,为全镇居民提供理想的休闲观光去处。
本次规划公共绿地50.05公顷,占整个建设用地的15.05%。
(二)镇区景观系统
横板桥绿化景观形成“一带三心四轴多节点”的空间结构。
一带:沿镇区西洋江形成的一条绿化带。
三心:以西洋江以北的两个公园和西洋江以南的一个公园为核心形成的公共绿心。
四轴:沿环城路形成的城镇景观大道和沿步行街形成的景观大道。
多节点:主要由广场绿地景观和生态林景观地形成的景观节点。
十四、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一)消防规划
1.消防站:镇区设消防站一个,用地面积约0.42公顷,责任区为整个镇区。
2.消防管道:城市消防管道与市政干管共用一套供水系统,采用环状管网供水,在给水主次干管上每隔100-120米间距布置一个消防栓。
3.消防用水:镇区室外消防用水量标准为同一时间内火灾数为两次,每次灭火用水量为25L/S。
(二)防洪排涝工程规划
镇区防洪标准不低于20年一遇。地块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暴雨时地面不允许积水。
十五、近期建设规划
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2014-2020 年。至2020年,横板桥镇区人口2.0万人。镇区建设用地规模约为226公顷,人均镇区建设用地113.0平方米。
(审核:本单位内审核后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