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 特色 均衡 优质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风采

带领农家孩子走向科学星空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15-05-25   作者:

 

来源:3月26日《科教新报》记者 胡荧 通讯员 杨碧雪

一个黄挎包、一台照相机、一双解放鞋,初见他时,你会觉得他像个小贩;可是与他交谈,你会发现,这个看似平常的老师,却蘸着智慧和热忱,带领一个个农家孩子走进科学的星空里。他,就是王双进,隆回县雨山铺镇中心学校科技辅导员。

他爱创新,带领学生捧回一个个大奖

王双进从2000年担任学校的科技辅导员开始,他就成了学生最喜爱的老师之一,因为学生任何天马行空的想象或者不打眼的制作,在他看来都值得鼓励。很多学生就是在他的影响下爱上了发明。

2003年5月的一天,王双进带领几名学生收割油菜。在收割中,他们发现了一株优良变异油菜植株,于是他们采集油菜籽进行试种。经过5年的精心培育,该油菜现已成为高产稳产的品种。期间,王双进还带动农户试种,累计帮农户创效益10万余元。

成绩远不止这些。2008年,在长沙市雅礼中学举行的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王双进带着王灵芝等4名学生参加比赛。比赛中,同学们阐述的《高产油菜育种优选法》获得省一等奖。他们精彩的演讲获得评委组的称赞:"你们把科技的种子从大山里带到省城来了。"

平时,王双进会有计划地组织科技活动,在这过程中,也让山里孩子找到了前进的目标。

2007年上学期,学校开展了大型科技实践活动——窗台绽放科技花,全校掀起了一股养花热潮。一节科技课上,学生廖云燕提出了想法:"我从课文《只有一个地球》得知,地球面临两大威胁——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我注意到,盆花由一个主枝而不断长出分枝来,要是地球妈妈也能生下一个孩子,那该有多好!这样,我们便可在新的地球上生活。"

听到廖云燕的创意后,王双进连连称赞,并指导她完成了科学幻想绘画——《地球妈妈生宝宝》,该作品在邵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有了这次成功,廖云燕爱上了学习。2010年。她以全校最高分考进隆回一中。2013年,她走进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的校园。

这些年来,王双进带领一批又一批农村学生相继参加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湖南省中小学生芙蓉创新赛等。据不完全统计,王双进辅导学生实施了30多个项目获得国家、省级奖,150个项目获市级奖。到2015年3月止,王双进辅导学生协助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志军,创新体验滩头手工古纸文化,研发出5个项目分别获国家、省、市科技成果奖,并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出版社与同济大学的支持。

他乐此不疲,创新路上继续前行

难以想象,一所农村学校,一位乡村教师,一群农村娃,竟然会有如此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王双进是幕后功臣,但其背后的艰辛,他只能咬着牙往肚子里咽。

农村学校没有设备和经费,怎么办?每年他都从工资中掏出5000多元用于辅导学生开展科技活动。此外,他还自费买了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用于科技教育工作。而全家仅靠着他的工资来维持生活。一个月下来,常常一分钱都存不下。妻子埋怨过、生气过、数落过,他却嘿嘿一乐儿了事。

没有基地,怎么办?王双进承包了六分土地,用于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在这块土地上,王双进带着学生种过红薯、玉米、西瓜等。而这些研究成果已转化为生产力,为农户所用。

他教学生搞发明,却被少数家长说成是"不务正业",甚至横加阻拦。怎么办?于是,王双进便三番两次走访孩子家长,但成效并不显著。倒是一个个学生的实践成果,让家长们体会到科技发明的益处。

王双进除了担任了科技辅导员外,还任教了语文和思品课,每天都像陀螺一样的运转着。但他乐此不疲,利用课后、周末来指导学生进行发明和创作。

多少个夜晚,当人们在观看电视节目时,王双进还在挑灯奋战撰写科技论文;多少个黎明,当人们沉浸在美梦中时,他早已在六分地里精耕细作了;多少个假日,当大家都结伴同游时,他却面对着电脑潜心钻研教学。

王双进在回顾自己的工作历程时,他说自己一直在做3种动物:一头诚恳的老黄牛;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一只发光的萤火虫。

湖南省优秀科技教师、邵阳市科技教育先进个人、2010年邵阳市三等功、隆回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学科带头人..在王双进的办公室里,一张张鲜艳的荣誉证书、一枚枚闪光的奖牌,一件件精美的科技作品,一千多篇获奖或发表的论文、新闻,都见证着他的成功。面对一份份荣誉,王双进没有沉醉其中,而是继续背着黄挎包、提着相机、穿着解放鞋,奔波于实验室、山野间、六分地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稿件单位:本站原创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