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六都寨镇2012年城镇防洪预案
文件名称: 六都寨镇2012年城镇防洪预案
统一登记号:
索引号: 4305240029/2012-00527 发文编号:
公开目录: 预警信息 公开责任部门: 六都寨镇
发文日期: 2012-07-10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生效日期 : 2012-07-10 有效期: 长期公开

为了确保城镇安全度汛,依照湘防字〔2001〕12号、县有关文件精神和县水务局编制的六都寨镇城镇洪水风险图,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编制我镇2012年城镇防洪预案。

一、基本情况

六都寨镇位于隆回县中部,城镇南北长,东西窄,形状如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辰河由北向南纵贯全镇,流经我镇背山等23个村,汇集西山水、汉江河等支流,总长32公里。两岸地势低,加之非法侵占河道修房、采砂、拦河筑坝,向河道倾倒废物废渣,上游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河道严重淤积,行洪能力弱,城镇防洪标准低。每年汛期辰河两岸经常遭淹。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镇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袭击,最大洪峰流量2110m3/s,而辰河实际过流能力只有1670 m3/s,行洪能力低。近10年来,洪水冲毁我镇辰河河堤42处,长达15 公里,两岸水田受灾面积8576亩,失收2900余亩,造成经济损失4000余万元。

二、气象、水文及流域概况

1、辰河上游年平均气温14℃左右,最低气温-17.2℃,最高气温36.2℃,近几年平均年降水量1600mm左右,无霜期 250天左右。

2、根据1976年湖南省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的《六都寨水库》,查出六都寨水库和各种频率的洪水流量如下 :

表一:

频率(%) 50 20 10 5 2 1 0.1 0.01

洪峰流量m3/s 370 715 1020 1340 1780 2130 3300 4500

再按气候、植被、降雨相似关系,用六都寨水库设计资料,辰河仙磴桥处相应频率的洪峰流量的面积为0.5次方,通过皮尔亚曲线求得如下 :

表二:

频率(%) 50 20 10 5 2 1 0.1 0.01

洪峰流量m3/s 151 292 416 547 727 870 1347 1837

两水系汇合后进入洪江河段,撇开水库、河槽滞洪等其它因素简易叠加后,洪峰流量如下 :

表三:

频率(%) 50 20 10 5 2 1 0.1 0.01

洪峰流量m3/s 521 1007 1436 1887 2507 3000 4347 6337

3、六都寨水库自峻工蓄水以来,实测水库的几次较大的入库流量与水库流量如下 :

表四:

年份 年降雨量mm 最大入库流量m3/s 最大出库流量m3/s

1992 1453 280

1993 1790 436 350

1994 2222 376 317

1995 1566 1421 800

1996 1683 161 357

4、考虑六都寨水库滞洪各种频率在洪江段的洪峰量如下:

表五 : (位m3/s)

P 50 20 10 5 2 1

φ六 370 715 1020 1340 1780 2130

φ滞 170 415 580 800 980 1100

φ四来 151 292 416 547 727 870

φ洪合 351 592 856 1087 1527 1970

5、据1972年邵阳市水文局水文测量队所测的1/5000辰河地段图,量得该段河宽在80~120米范围内,而现在均在60~90米的范围内。1976修建洪江河坝后,河床相应淤积抬高1米,特别在近10年中,违章建房,严重阻水,洪江公路上游左侧岸围堤种菜侵占一桥孔。通过水务局测量推算其相应流量为2110 m3/s,与实际过流量1670 m3/s相差较远,进一步说明该段河流行洪能力低。

三、洪灾成因及特征

1、降雨集中,水系发达,洪水灾害突发,城建区以上流域内有一大暴雨中心,降雨多而集中,流域内水系发达,有四都河、芦里江、西山水、六都寨水库等几条支流。流域集水面积大,且大多是山丘区,山高坡陡,汇流迅速,地表径流大。

2、城镇无防洪设施,遇洪必灾。

3、河道行洪能力下降,遇洪易灾。

4、上游缺乏骨干防洪控制工程,流域内仅有1座大型水库和1座小I型水库,调洪作用极小,易形成强大的洪峰。

5、城建区下水道等排水设施排水能力低,遇暴雨时,排水不畅,城区易渍。

四、防洪目标和任务

城建区防洪的基本方针以防汛抗灾的总方针为前提,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抢,抢重于救,常备不懈"的方针,团结治水,共同抗洪,保障城建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全镇经济发展,把洪水灾害的影响和损失减少到最低,并确保遇特大洪水时不造成人员死亡。

五、紧急避洪方案

1、洪灾区域的划分

按洪水危害程度将沿岸分为一级警戒区和二级警戒区。左岸从桥边村到造纸厂止,右岸从桥边村到桃花村止为一级警戒区,两岸其余19个村为二级警戒区。

2、紧急避洪的预警程序

根据气象水文站指标,如达到警戒数据,由西山气象水文站向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发出暴雨水位警戒信息。然后按照镇指挥部安排,由驻村干部→村(厂、校、居委会)→组(车间、栋号等)→户的次序,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紧急避洪信号,由专人观察记录,上下通报。特殊紧急情况下,可由4级信息负责人直接发出紧急转移信号,同时向镇、县防汛指挥部报告。

3、信号发送的手段和责任人

镇指挥部与县指挥部、镇与村(居)委会、镇与驻镇单位及镇属单位用电话联系,汛期由镇安排专人实行24小时值班。紧急避洪区的信号发送分为警报、鸣锣、放铳三种,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时用警报,超警戒水位的一般险情用鸣锣。重大险情用放铳。镇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为一级信息发布责任人;镇各片、线负责人、驻村干部为二级信息发布责任人,接到紧急的避洪信息后,必须立即赶到所驻村(居)委会或分管单位发布信息;村(居)委会主任或单位负责人为三级信息发布责任人,负责人及时将洪水信息发布到所辖范围的相关组或车间、栋号等;各组组长或车间主任、栋号领导为四级信息发布人,负责组织信号发送到户。

4、人员转移和责任人

转移路线本着就近、迅速、安全的原则进行安排。转移工作采取镇、村、组干部层层包片、包户负责的办法,镇里的各工作片、线领导和驻村干部、村(居)委会、厂校等单位负责人、组长、车间主任等分别为各级转移责任人。

5、转移人员安置办法

采取集中、对户二种安置方式。

6、转移安置任务的分工

见水库群众转移示意图,没有水库的各村(居)由村(居)委会主任负责。

7、转移安置的原则

第一、信号发送责任人和转移责任人必须最后离开洪水区;第二、运用交通工具转移的,按照先一级警戒区,再二级警戒区,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孕人员,后一般人员的顺序转移。

8、转移安置纪律

(1)服从命令,听从抗灾统一指挥。

(2)坚守岗位,勤政务实。

(3)雨情、水情报告必须准确及时,有险速报,会商必须迅速,指挥必须果断。

(4)对瞒报、漏报者必须追究其责任,对离阵者从严查办,对贻误战机,酿成恶果者绳之以法。

(5)部门分工,各司其职,团结抗洪,共同承担。

(6)安全救灾,临危不乱。

(7)严肃防洪纪律,如有违抗,根据相关法规、政策严肃处理。

六、防洪组织机构、职责

(一)组织机构

详见六政发〔2012〕12号文件。

(二)职责

按六政发〔2012〕13号文件实施。

(三)紧急避洪首期工作安排

1、宣传发动。3月30日前召开好镇、村两级指挥部成员,沿岸易淹区各级责任人会议。各村(居)委会、相关部门单位要召开动员会议。采取电视、宣传车、发放避洪手册等形式,使防汛工作家喻户晓,使群众掌握简单的避洪知识,熟悉避洪信号和转移路线,并准备好手电、交通工具等各种应急物资。

2、模拟演习。组织好应急抢险队伍训练。

3、落实物资和工程措施。5月底前清除河道各种人为障碍,检查疏通易淹区下水道,筹集、储备抢险救灾物料、资金,整理好临时安置房屋等设施。

(审核:本单位内审核后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 隆回县人民政府 承办: 隆回县数据局 (电话:0739-8242461) 网 址: www.longhui.gov.cn
湘公网安备:43052402000128号 备案号:湘ICP备20005264号 网站标识码:4305240029 地址:隆回县桃花坪街道桃洪东路450号
主办单位:中共隆回县委、隆回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隆回县数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