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
统一登记号: | |||
索引号: | 发文编号: | ||
公开目录: | 公开责任部门: | ||
发文日期: | 公开形式: | ||
生效日期 : | 有效期: |
一、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
(一)粮食生产来势较好。一是抓早稻生产。完成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秧田面积1170.13亩、示范大田面积34812亩,超目标任务3812亩,超12.3%;完成早稻集中育秧秧田面积4680亩,示范大田面积103470亩,超目标任务3470亩,超3.47%。落实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示范点281个,落实“一点两人”382人。育秧主体、农户、政府实现了“三赢”。省市两级国家粮食调查总队对我县今年早稻生产进行检查,给予充分肯定。二是抓超级稻高产攻关与推广。重点抓好2个百亩片16吨/公顷的攻关示范及35万亩超级稻推广,力争超级稻高产攻关实现新的突破。目前,攻关片超级稻长势良好。三是抓优质稻产业发展。推广高中档优质稻15万亩,落实优质稻示范面积2万亩。依托湖南省隆平高科有限公司、湖南省浩天米业有限公司,完成订单农业富硒优质籼稻8万亩、粳稻2万亩,已完成订单合同80%。四是粮食产业规模化生产取得新进展。全县新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种粮合作社及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20家。新增100亩以上大户108人、家庭农场42户、生产服务合作组织15家,新增流转耕地面积5.1万亩。五是旱粮作物夺得丰收。全县油菜收获面积12.45万亩,总产1.185万吨。
(二)特色果蔬茶快速发展。特色果蔬茶在县委县政府政策激励下,得到迅猛发展。从事蔬菜规模种植的大户、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企业达到38家。经统计,特色果蔬茶产业拟计划建设所需补贴资金需3467.66万元。其中:蔬菜全年度拟计划新建钢架大棚942090平方,简易大棚390亩,露天蔬菜8250亩,果蔬冷库7850,城镇蔬菜示范基地800亩,所需补贴资金2908万元。上半年已完成产业建设投资1500万元,包含完成钢架大棚建设22390平方,简易大棚110亩,露天蔬菜1750亩。新扩猕猴桃种植面积2140亩,高标准种植面积150亩;新建茶园1400亩,老茶园改造1000亩;其它特色水果900亩,其中虎形山雪桃800亩,司门前冬枣100亩。在山界建立一个百亩甘蔗种植基地。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效。今年,我县积极组织申报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5月上旬,省市领导专家对我县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省已将我县申报材料呈报至国务院和农业部。今年11月,国家、省、市领导专家将对我县创建工作进行验收。半年来,共抽检3877例,检出农药残留超标9例,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为99.77%,远低于全年农产品超标率控制线,确保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零事故发生。为确保全县农业生产安全,规范种子市场秩序,对全县208家农业种子经营店进行检查,查处未审定品种3个、不适宜区域品种12个。共出动执法人员130人次,取缔不具备农资经营资质经营户4户,查封未经审定的种子800公斤,查封不合格化肥110余吨,立案2起,查处涉案人员4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
(四)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上半年,争取上级资金达1.2亿元,完成2014年度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项目扫尾工作,建设高产稳产良田1.5万亩。完成了2015年田间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争取2016年12月底田间工程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实施好农业部新品种展示示范项目。农业预警与检测大楼工程预计于2016年9月竣工,目前完成工程投资1300万元。上半年,共包装申报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29个项目,完成项目可研2个,项目包装1个。
(五)农业产业化成效凸显。上半年,新增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3家,完成了湖南军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和隆回县鸿利药业有限公司2家省级龙头企业的申报工作。上半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18.5%;完成增加值4.56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15%;上交税金2172万元;同比增长15.2%。上半年,完成绿色食品认证申报6个。
(六)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稳步推进。2016年,我县申报岩口镇向家村、金石桥镇罗公湾村为省为民办实事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村,分别由赵湘明书记和马健强县长挂点扶持,计划分别完成项目建设资金360万元、748万元。至6月底,向家村完成投资计划的75%,为全年工作量的62%;罗公湾村完成投资计划的45%,为全年工作量的40%。7月上旬,迎接了市为民办实事绩效考核组的工作督查。
(七)环境卫生整治态势看好。进一步强化对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领导,继续实行县委常委联系桃洪镇社区、县级领导包乡镇、县直单位包帮扶贫困村的责任机制。全县统一明确乡镇分管领导为人大主席,配强乡镇整治分管领导。定期在每月第三个星期一开展全县卫生大清扫活动,进一步营造环境卫生整治氛围。在市一、二季度检查评比中,我县分别获得了第二名、第一名。
(八)特色县域经济强县项目稳步推进。3月份,迎接了省财政厅对我县实施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项目的绩效考核。4月份,组织财政、农办的相关人员赴外地考察学习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建设先进经验。5月份,组织对提交申请的9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了审查,其中8家企业纳入今年的重点县项目奖补范围,制订了农副产品加工业项目计划方案,以县人民政府的名义向省特色县域经济办提交了请示报告,制订了重点县专项资金扶持奖补办法。
(九)自身建设进一步强化。一是加强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增强战斗力。我局刚完成了机构改革,局班子成员紧密团结,无私心杂念,干部队伍稳定,工作开展有序。二是加强业务能力建设。上半年,积极选派干部职工30余人次参加上级业务培训,提高了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节约型机关建设,廉洁从政取得实效。按照上级文件规定,我局严格把握各种接待标准,严格控制福利发放。四是切实抓好“两学一做”、“雁过式拔毛”及两项专项整治专题活动,搞好目标责任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干部职工津贴和绩效工资挂钩。
二、存在问题与建议
一是因前期长时间降雨,对我县早稻产量有一定影响,影响油菜收割,特色果蔬因暴雨损失较大。二是土地流转不畅,大户发展受阻,大部分乡镇还是以散户种植水稻为主,跟不上季节进度。特色果蔬发展迅速,补助资金短缺。部分乡镇存在耕地抛荒现象。三是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是项重大而又繁杂的系统工程,标准化基地建设滞后,品牌、无公害、环保意识还不够强,部分乡镇没有专业检测场地,缺少专业技术人员,顺利通过中央、省、市验收有难度。四是农业预警与检测大楼项目虽已完成主体工程,但当前因县城规划导致原农业局资产处置搁置,项目建设资金跟不上,无法顺利完成装修等后续工程。重点项目建设未能按上级要求配套到位或没有安排配套资金。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缩减建设投资规模和建设任务的情况。五是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困难较多,缺乏必要的项目扶持。六是部分乡镇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抱有应付态度,工作力度有待加强,整治效果不平衡。
三、下阶段工作重点
1.抓好农业生产服务指导。落实全年粮播生产面积,切实抓好16个乡镇20个粮食监测点工作,坚决制止耕地抛荒,狠抓晚稻面积落实,确保粮食总产有提升、国家产粮大县和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不掉位。加强对优质稻生产技术指导,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化肥深施、秸秆还田、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生物农药等农业新技术。抓好水稻高产创建和抓好超级稻16吨/公顷高产攻关,力争有新突破。创建2家省级级龙头企业,新增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努力创建富硒优质稻品牌,发展1-2家大米加工龙头企业,打造一批优质、高效、绿色、无公害优质稻基地。做好蔬菜生产技术指导,落实好全年特色果蔬菜生产基地,积极引进培育一批适宜我县发展的特色果蔬优良品种,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探索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和设施栽培技术,提高蔬菜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益。
2.抓好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做好今年田间工程项目详规并实施。完成全年优质稻和特色果蔬产业等重点项目的指标任务。尽快推进农业预警与检测大楼建设项目评建设,加快工程进度,争取年底全面完工。切实抓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及新型职业农民认证工作。组织开展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项目的督促检查、绩效考评,组建融资担保平台,进一步破解农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落实县委书记、县长现场办公会议精神,落实扶持政策,加快示范村创建进度,完成年度办民办实事任务,并争取1—2个村通过省里授牌。
3.抓好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做好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各项基础工作,做好省市验收工作,确保示范县成功创建。加强对全县农产品生产基地档案管理、监管台帐和日常检测,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开展集中专项整治,查处假冒伪劣农资,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加强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侵犯。
4.抓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调整职能部门,明确责任分工,突出整治重点,严格考评问责。强化经费保障,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条件,解决垃圾处理难题。力争在全市年度综合排名进入前三名,创建市先进乡镇4个,先进村12个。
(审核:本单位内审核后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