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
统一登记号: | |||
索引号: | 发文编号: | ||
公开目录: | 公开责任部门: | ||
发文日期: | 公开形式: | ||
生效日期 : | 有效期: |
一、前段工作进展情况
(一)突出抓好粮食生产
一是狠抓春耕备耕工作。全县储备化肥6万余吨、农药近10万件,如万顺植保公司已调入尿素2400吨,比去年同期增加400吨,增幅15%,调入复合肥5650吨,比去年同期增加300吨;调入水稻、玉米种子近500吨,农膜100余吨。已准备旋耕机1.5万余台,拖拉机近千台,插秧机200余台。二是大力发展双季稻。双季稻扩面3.5万亩,完成20个粮食监测点生产任务。完成早稻集中育秧面积12万亩(大田),其中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5.07万亩,机插秧示范3.08万亩,软盘抛秧1.9万亩,落实中稻面积40万亩。落实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主体60个,育秧示范点383个。省、市先后对我县早稻集中育秧进行督查,给予了充分肯定。三是全面治理耕地抛荒,开展了2次全面督查,完成2017年度“三项补贴”6615万元的发放工作。四是积极发展优质稻。主要抓好“万千百”和“湘米”工程,在全县24个乡镇开展高档优质稻办点示范,乡镇覆盖率同比增加60%,计划推广面积29.45万亩。积极引进隆平高科、隆回富源米业和洞口口口香米业有限公司进驻我县发展优质稻订单农业3万亩。建立高山优质粳稻基地2000亩。充分利用我县富硒和超级稻的品牌优势,大力推广优质稻种植,推广“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和集中育秧、软盘(硬盘)育秧、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农业机械化作业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五是农业科技培训服务成效显著。组建7个技术服务小组,在各乡镇巡回指导水稻、油菜、绿肥、马铃薯等作物的田间管理,统防统治、清理“三沟”,看苗追肥等工作。在羊古坳镇雷锋村、三阁司镇沙坪村成功举办了油菜花节。六是抓好超级稻高产攻关。在羊古坳乡雷锋村和牛形嘴村办好2个超级稻百亩示范片,目前长势喜人,推广超稻面积达38万亩。七是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积极发展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30亩以上种粮大户达到1680户,其中新增1000亩以上6户,培育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0户,种粮大户生产经营面积达到12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4%以上。
(二)着力抓好特色果蔬菜茶产业。全面复查2016年物色农业产业,初步制订2017年我县特色果蔬茶生产计划:城镇蔬菜基地:600亩,高山延季蔬菜3000亩,蔬菜标准化基地3-5个,冷库3000立方,新扩茶叶1200亩,特色水果1700亩。当前完成情况:完成城镇蔬菜基地360亩、高山延季蔬菜2000亩,完成蔬菜标准化基地1个,新扩茶叶800亩,完成特色水果1200亩,新建冷库300立方。
(三)着力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半年来,共抽样3023个,检出农药残留超标20个,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为99.34%。同时,做好春节期间和做好两会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监测,确保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3月10日,我县被农业部正式发文确定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县,3月,省农委专程来我县检查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对我县开展创建工作给予了肯定。积极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上半年,有4个农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检测中心“双认证”工作正在进行。加大农资打假力度。对全县208家农种子经营店进行检查,共查获销售未经审定的品种2个,立案查处未经登记的种子案件1起,现场免费发放宣传资料15000余份,接受技术咨询2000余人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70余万元。
(四)着力抓好项目建设与申报。完成2015年度田间工程扫尾工作,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完成了2016年度年田间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完成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建设项目、做好省级特色产业园项目实施和申报准备工作。我县军杰辣椒和鸿利药业成功申报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产业园区(基地)。共包装申报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20多个项目。
(五)着力抓好农业产业化。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49133万元,同比增长19%;完成增加值52327万元,同比增长19%;实现利润5965万元,同比增长13%;上交税金3728万元;同比增长12%。完成了5家市级龙头企业申报工作,正在抓紧申报3个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新增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有3家(湖南万瑞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隆回县泽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湖南泓天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六)着力抓好新农村建设。上报省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2个、市“四沿”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5个(包括2个省级创建村),司门前镇五通村评选为省级示范村,岩口向家村、金石桥罗公湾村、荷香桥九牛坳村被评为市级示范村。
(七)着力抓好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今年,我县成立了专门的“三创指挥部”,专门组织到外地及各乡镇就农村环境整治进行调研,出台了工作方案,初步建立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实行村收集、县运转处理方式。6月份开展了集中整治城乡陈旧性垃圾整治活动。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8000余万元,用于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
二、下阶段工作重点
1.继续抓好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抓好水稻三项关键增产技术指导,落实全年粮播生产面积,抓好水稻高产创建和超级稻16吨/公顷高产攻关。加强与隆平高科联系,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抓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督促粮食监测点的生产落实,对全县进行耕地抛荒专项督查。努力创建富硒优质稻品牌,发展1-2家大米加工龙头企业,打造一批优质、高效、绿色、无公害优质稻基地。努力培育标准高、规模大、效益好的特色果蔬菜生产基地。争创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
2.抓好项目建设。抓好田间工程建设项目。抓紧申报省级特色产业园申报工作。抓好农业预警与检测大楼建设扫尾工作。
3.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力争全国农产品质量县创建及国家级验收顺利通过,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开展集中专项整治,查处假冒伪劣农资,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
4.抓好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办理工作。重点突出代表、委员高度关注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完善机制,强化督导、确保先进。
5.抓好综合协调工作。重点抓好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项目的落实,按省市要求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完成村务监督委员会的选举和阳光三农网的规范管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 20个粮食监测点的基础设施没有按要求建设到位。
2.今年的八大产业,除油茶、辣椒、优质稻、烤烟由于政策和季节性要求得以落实外,百合、金银花、肉牛肉羊、特色果蔬茶等4个产业至今没有部署安排。同时,去年产业奖补资金缺口3608万元没有着落。
3.美丽乡村建设除上报了2个省级创建村和市要求的5个“四沿”创建村外,没有确定示范村选定范围和选定个数,也没有明确哪些县级领导参与办点,更没有明确建设资金,工作没有进展。
4.农业局原办公楼、招待所因城镇规划原因未能处置,农业预警大楼缺口资金800万元。
5.9月份农业部将组织专家对我县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进行验收,目前,时间紧、任务重,乡镇创建基础工作跟不上,农产品基地标准化程度不高。
(审核:本单位内审核后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