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
统一登记号: | |||
索引号: | 发文编号: | ||
公开目录: | 公开责任部门: | ||
发文日期: | 公开形式: | ||
生效日期 : | 有效期: |
一、"十一五"农村环保工作的回顾与评价
(一)"十一五"农村环保工作的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七江乡党委、政府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在节能减排、水资源利用、乡村环境整治及农村污染防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七江乡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推动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中建设了规模化养猪场、养鸡场、葡萄园、尾参、金银花种植基地。建设了高家村垃圾填埋场,在居民集中居住点建成了建华、水源、鸟树下等垃圾收集点。农民的环保意识逐年提高,白色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七江乡以农作物种植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尚未实现根本转变,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高能耗中小企业不过,全社会能耗、物耗现状以及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的现象,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同时,全乡环境质量状况还不容乐观,行业性污染以及农村面源污染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较低。农民的整体环境意识依然不高,乱丢垃圾乱排放生活污水现象比较严重。农药、化肥用量逐年攀升,过于依赖农药来对付农作物病虫害的做法日益普遍。农作物农药残留物越来越多,土壤硬化,肥力下降,将直接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和群众的身体健康,农作物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农村面源污染比较严重。部分农村饮用水水质不合规定,严重影响当地居民健康。养殖业污染加重,治理难度大。农村环保基础设施薄弱,甚至是一片空白,环保资金极为短缺。极端天气日益增多,自然灾害增多,抗灾能力严重不足。由于麻鱼机等捕捞工具的广泛使用,广大农村青蛙、蛇类、野生鱼类资源面临严重危害。由于滥采河砂现象日益猖獗,河床受到严重破坏,严重影响河流两岸植被和水土保护,防灾抗灾能力受到严峻考验。
进入"十二五",我乡经济结构性矛盾、资源环境约束将趋紧,生态欠账多、承载能力弱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加强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任务极其艰巨,生态文明建设将进入全面加强期。科学编制七江"十二五"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对于总体设计和统筹"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七江建设发展目标,加快七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十二五"农村环境保护规划主要内容
(一).规划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障环境安全为根本,紧紧围绕国家级生态市建设目标,以污染物总量减排、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环保优化发展为主线,以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环境污染控制和生态修复与建设为重点,强化环境监管,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污染预防机制和事故应急机制,加大环保投入,切实解决事关民生的重点环境问题,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更加坚实的生态环境支撑。
(二).规划原则
1.生态文明统领
紧紧围绕邵阳市和隆回县相关环境保护发展目标要求,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的作用,把发展生态经济和繁荣生态文化的总体目标与环境保护中心工作任务紧密地结合起来,注重以生态文化为先导、以生态经济为支撑、以生态环境为保障"三位一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筑可持续发展体系。
2.环保优化发展
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统筹考虑经济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把环境保护作为七江推进新型城镇化,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布局、提高发展质量、促进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以环境准入引导结构调整、以环境污染整治促进结构调整、以环保服务助推结构调整,全面提升环保优化发展效力和作用,实现在保护环境中推动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环境。
3.统筹兼顾和民生优先
坚持统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统筹城镇和农村环境保护,兼顾需要与可能,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坚持以人为本,将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居于安静的环境、吃上放心的食物等民生问题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大预防、保护和治理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
4.防治并重和总量减排
强化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能效评价,大力实施清洁生产,加强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从源头、过程和末端的全过程管理,真正实现污染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和末端有效净化与修复,切实减少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
(三)总体目标
通过进一步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深化区域性污染整治,切实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确保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污染减排任务。
(四)主要规划内容
1.提高农村环保意识,加大农村环保投入
在农村利用宣传车、宣传栏、宣传传单、讲座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环境卫生知识,引导村民牢固树立文明卫生意识,养成良好文明卫生习惯,形成良好社会文明卫生风尚。
2.搞好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青山绿水也是资源,也是生产力和竞争力。要珍惜七江的良好生态环境,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碧水绿土。要创造条件给农村居民一定的生态补偿,同时又适度开发丰富的山林资源,确保水土涵养,增强防灾抗灾能力。
3.科学用药施肥,保障食品与生态环境安全
引导农民科学种田,科学施肥,适量施肥,尽可能地减少农药化肥对于土壤农作物的伤害,从源头上确保食品与环境安全。
4.变废为宝,综合治理养殖业污染
借鉴探索对于养殖业污染的有效治理利用方法,及时有利消除养殖业带来的不良后果。
5.加大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投入,从源头治理和环境保护
借鉴推广棉花园村的先进创卫经验,首先在省道和七高公路沿线13个行政村修建垃圾收集池和永久性宣传标识,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良好的卫生风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农村环保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逐步恢复广大农村山清水秀;
(二)大力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农业发展走向良性循环;
(三)鼓励与扶持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及观光农业,促进生态农业由点到面推广;
(四)启动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打造特色农副产品基地,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五)以人为本,保障和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环境权益,推动农民积极参与并成为农村环境卫生保护的主力军。
四、重点项目与投资估算
1.四都河流域治理,包括河道整治、河堤建设、沟渠兴建重建、植被覆盖,涉及鸟树下、新元、五星、枫木、七家铺、千古坳、水源、建华、富家、大虎坪等村,总投资1000万元。
2.山塘水库治理
结合国家水利建设规划,斗照楼水库、双龙水库、青塘水库、兴旺水库等,总投入20万元。
3.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首先在S219省道、七高公路沿线村庄建设垃圾集中收集池、垃圾处理场,树立永久性宣传标语,建设三格式无公害厕所,在主要居民点设立农药瓶收集点;再将这些措施推广到全乡所有行政村,总投资50万。
(审核:本单位内审核后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