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
统一登记号: | |||
索引号: | 发文编号: | ||
公开目录: | 公开责任部门: | ||
发文日期: | 公开形式: | ||
生效日期 : | 有效期: |
三阁司镇地处隆回县城南郊,面积117.33平方公里,总人口7.2万多人,其中贫困人口5700多人,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农业大镇。自今年初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工作开展(注:以下简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以来,在贫困人口中科学识别出扶贫户1491户2600人、低保户2177人和五保户3类,前项属于扶贫开发对象。对低保户和五保户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对扶贫开发对象采取项目扶持、劳动力培训、社会帮扶等措施进行帮扶,有效增强了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
一、精心筹备,认真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试点工作
一是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黄胜军同志为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人大副主席为分管领导,下设扶贫办,配备了1名扶贫专干,添置了一些必要的设备(电脑等),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召开了专门的镇驻村(居)干部和村固补干部、部门负责人会议,对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
二是各村(居)召开了党员、组长、群众代表会议,各组组长召开了全体户主会议,同时利用广播、宣传栏、村务公开栏广泛宣传相关政策,做到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是以各工作片为单位,并将此项工作责任落实到各片、各驻村干部,片长负领导责任,驻村干部和村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驻村干部要指导村组干部开展工作。
四是强化识别,瞄准对象。扶贫对象的识别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村民小组评议、村委会审查、乡政府审核、县扶贫办审批"的程序进行,每次审核结果都进行了为期7天的公示,扶贫对象识别和登记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
五是镇扶贫办建立了贫困人口纸质和电子两套档案。扶贫对象和低保对象分别按照全省统一和全国统一印制的相关对象档案进行登记造册,做到村有册、镇有纸质和电子档案。
六是到户救助和扶持政策措施到位。对农村低保对象,按照政策规定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对扶贫对象,主要通过以户为单位实施扶贫开发项目,主要项目是种植业(金银花和油茶林)和养殖业(养猪、牛、羊、鱼)。乡党委政府充分利用三阁司镇的渔场,重点抓以养鱼为主的水产业,乡里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开发、明细产权、分户管理"办法,帮助扶贫户脱贫致富。今年乡党委政府着手从省农业大学引进科技特派员,指导农户发展特色养鱼业(娃娃鱼、回头鱼),引进大型企业发展特色养鱼,帮助农民搞好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创优水产业品牌,积极开展创牌增效行动,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带动能力,确保扶贫开发实效。
七是及时开展督查。今年,我镇历时一个月对全镇的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采取的形式有召开座谈会、入户调查、查看资料等,主要督查内容有:宣传发动、会议记录、对象识别、帮扶措施等。对在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落实。
二、强基固本,抓好细节,确保农民群众在实施农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中得到更大实惠
实施农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以来,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贫困群众生活的关心和照顾,切实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反响非常好,效果明显。农民享受国家补贴,这在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影响和意义都将非常深远。具体来讲有"三多"、"三少"、"三稳"。三多:就是老百姓的收入增多了、为党和政府叫好的多了、生活稳定安居乐业的多了;三少:就是老百姓的怨声少了、上访要求解决困难的少了、游手好闲参加非法宗教活动的少了;三稳:就是群众情绪稳定了、社会稳定了、国家大局稳定了。
三、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是扶助对象多与补助资金少的矛盾。像三阁司镇这样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需要扶助的对象自然就多。年初虽然经过多次深入细致的入户调研、反复测算所确定的低保对象和扶贫对象,纳入了农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范畴,但是仍有相当数量的贫困农户没有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
二是已被纳入与尚未纳入的扶助对象之间的矛盾。两种农户之间界定标准很难,掌握政策难度非常大。比如两个家庭,一家测算人均年纯收入为690元,另一家为700元,两家生活水平相差无几,但前者可以享受国家扶助,后者则不能享受。因此,导致了贫困农民之间相互攀比,易引发新的矛盾。
三是工作任务重与工作人员少、工作经费少、素质不高的矛盾。随着农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全面开展,大量深入细致的动态管理程序和操作规程都要严格执行,而且一个环节都不能少。但是现有的镇村两级相关工作人员少、工作经费少、综合素质不高,导致任务完成质量不高,这些方面谨待改进。
四、如何更好开展今后工作的几点思考
有鉴于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具体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农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中,逐步实施并完善"六化"管理:一是评审程序化。要将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的确定,除按统计口径和标准核算其家庭收入以外,必须严格实行村组评审、镇审核、县级部门审批的"三审"程序,防止"人情"、"关系"的干扰。二是公示规范化。所有对象户必须按县、镇规定的公示标准、要求、内容、时间,统一来执行,确保公开公平公正。三是发放社会化。要继续完善通过金融机构、金融网点及粮补一卡通等各种社会化形式来规范发放,最大限度地减少漏洞、堵塞截留挪用渠道、消除隐患。四是建档标准化。在借鉴其它档案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农村低保和扶贫档案一开始就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全州实行县、镇、村三级档案管理统一模式,即:"一镇一柜"、"一村一盒"、"一户一档",做到清晰、标准、整齐、规范。五是管理动态化。每年对扶助对象进行一次审核,使之有进有出,做到进的合理、出得有据。六是监督多元化。要通过扶贫、民政、审计、纪检、群众以及社会舆论等多种形式多种手段进行全方位监督,防止运行中的滥用职权、暗箱操作、截留挪用、弄虚作假等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
(审核:本单位内审核后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