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
统一登记号: | |||
索引号: | 发文编号: | ||
公开目录: | 公开责任部门: | ||
发文日期: | 公开形式: | ||
生效日期 : | 有效期: |
一、"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一)"十一五"取得的主要成绩
1、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群众生活水平大有提高。通过过去五年的努力,我乡GDP增加到13800万元,农业总值增加到5612万元,工业总产值达6300万元,民营经济增长到8143万元,财政总收入达86.7万元,农民平均纯收入增加到1100元。全乡农业、企业、工商业持续稳步发展,劳务收入大幅提高,电视、电话、手机、小车进入寻常百姓家,人民生活水平大有提高。市场建设跃进新阶段,建好了罗白边贸市场及周围街道,为招商引资办企业、加强流通促发展创造了条件。
2、产业结构合理调整,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依靠科技,提高种粮效益。推广优质稻5000亩。开发种、养、加工立体农业,积极扶持科技示范户,涌现了一批科技种植、养殖示范户。建立以"三辣"为主的蔬菜生产基地和龙牙百合生产基地,种植面积逾3000亩,已初具规模。全乡有800多农户,1000多村民从事百合加工行业。 全乡工业建设有了新的起色,全乡发展了罗白铸造、坳头发品厂、香花同德建材厂等新工业5家,建立畜牧小区4个。
3、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一是改善水利条件。完成了坳头、战备等小1、小2型病险水库的除险,新建和改造硬化高标准渠道7000米。新建罗白、五峰山、架枧、黄羊、槎江等10余处人饮工程,逾万人用上自来水。二是加快道路建设。全乡25个村全部完成通畅工程建设,水泥硬化里程50余公里,交通条件大有改观。三是加大电力通讯投入。全乡80%以上的村完成了农网改造,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新建移动基站2个、联通基站1个、电信基站1个,消除了通讯盲区。
4、开源节流稳定财政,力保工作正常运转。共完成招商项目8个,引进外资2000余万元。建立健全财政管理机制,严格财务管理,从严控制支出,确保了乡财政正常运转。协助国税、地税部门加大征管力量,做到应缴尽缴。培植财源,发展民营经济取得一定成效。
5、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社会秩序良好。全乡社会治安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综治稳定常抓不懈,实现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集体上访案件和重大安全事故等"三无"目标。回汉民族团结,落实民族政策,成功化解了各类矛盾。计划生育步入良性循环,控制了我乡人口计生工作低生育率水平。生态环境良性发展,无污染事故发生。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广,参合率95%。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学设施有较大改善,完成了山界九年制学校和罗白寄宿制学校建设。
(二)"十一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的工作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经济发展步入良性轨道。但由于全乡基础差、底子薄,与兄弟乡镇相比差距大,存在着许多制约着我乡的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基础条件差。全乡水利建设、饮水工程建设严重滞后,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难以发挥灌溉效益,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饮水工程规划小,投入少,水质差,群众安全饮水得不到保障。教育医疗条件仍需加强。
二是财政运转难。由于本乡经济基础、自然条件的制约,发展相对滞后,历年工程建设欠款多,财源建设举步维艰,经济发展后劲明显不足,财政运转困难。
三是产业建设弱。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项目建设起步晚,规模小。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传统特产"三辣"、"龙牙百合"没有打开市场,竞争力不强,群众仍没有找到致富的主导产业项目。
四是民族文化打造不够。没有民族文化活动中心,回族传统节日没有很好地宣传、挖掘、开发,没有组建自己的表演队伍。
(三)"十二五"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是近城优势和交通优势。有好路,好致富。乡政府离县城仅4公里,目前已实现了县到乡、乡到村全面通水泥路的交通格局。农副产品和商品的产、供、销便于流通,有利于经济发展。
二是产业结构有一定的基础。"三辣"和"龙牙百合"是我乡的传统特色产品,种植规模、生产加工和采购销售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发展潜力大,前景好。
三是有比较适合的种植、养殖自然条件。全乡的山塘水库和荒山还没有充分利用发挥其效益,可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和生态农业。
四是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回族文化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在饮食、民俗、文艺等方面急待挖掘、宣传,可探索发展旅游业。
二、"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招商引资为出路,依靠群众,依靠科技,围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强的目标,统筹兼顾,协调发展。重视农业、关注农村、关心农民,大力实施"项目强乡、城建兴乡、产业富乡、招商活商"战略,抓住怀邵衡铁路建站的机遇,乘风破浪,乘机而上,带动我乡基础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基础工作,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山界回族乡经济发展的大跨越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二)发展战略
1、项目强乡。项目是经济发展的航母,我乡经济的发展出路在于兴办重点项目。要利用条件、创造条件与上级政策对接争取资金兴办项目,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做法,落实任务和责任。以莫洛田到坳头公路、坳水和莫洛田水库建设以及覆盖全乡的安全饮水项目为重点,完成基础设施。不断发展壮大"三辣"、"龙牙百合"等特色产品,借鉴先进乡镇的发展经验,引进新兴产业,建立 "三辣"、"龙牙百合"、蔬菜、金银花等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10000余亩。因地制宜,结合民族特色,兴建伊斯兰文化中心,建设民族清真市场。
2、城建兴乡。城镇建设是农村发展必然趋势,也是经济活跃的首要条件。怀邵衡铁路可能通过我乡,并在乡边界处建火车站,这是一载难逢的好机遇,要紧抓这一机遇,推动全乡的城建建设。乡政府机关所在地与近火车站的民族村、朝阳村要完成控制性详规,以此为中心,合理规划建设用地。开通莫洛田至坳头"回汉连心路"与四方井至三阁司乡安乐村公路,切实实现交通村与村、本乡与外乡、本县与外县全面贯通联系,形成内外相通的交通网络。兴建或改造好罗白边贸市场、民族"清真风味一条街"和坳头小集市这三个市场,搞好市场配套设施,新建罗白车站。重点开发朝阳—民族—老屋居民区、罗白—千秋—落马居民区和朝阳居民区。
3、招商富乡。我乡历来属省定少数民族贫困乡,经济实力弱,发展慢,但我们有得天独厚的良好发展条件,交通便利,地势优越,回汉团结。充分抓住天时地利人和,在上级的政策扶持下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力度。要按照"招老乡、回故乡,联外乡、建家乡"的工作思路,做好招商文章。在罗白铸造厂、罗白市场和环保木炭厂的基础上,以乡占地200余亩的园艺场为中心,开发乡级工业园,引进规模企业,带动周边发展。
三、"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方面:到2015年,GDP达到19000万元,年增长率7 %,单位GDP能耗下降20%;财政收入达到175万元,年增长率15%;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2850万元,年增长率20%,其中工业产值达15600万元;农业总产值达7150万元,年增长率 5%。
社会进步方面:到2015年,全乡人口控制在26300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6‰以内。教育、文化、卫生等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国民身体、文化等各方面素质全面提高,社会安定,回汉团结。
人民生活方面: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00元,年递增5%。乡镇街道城镇化,村民住房条件改善,交通、通讯、电力、信息、饮水实现村村通。村民生产能力增强,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四、"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战略措施
(一)主要任务
1、主导产业:根据优势资源和发展思路,培植和发展我乡主导产业,一是民族乡历年的"三辣"、百合传统产业,二是依托采石资源打造新兴建材产业,三是发挥地理区位优势,打造郊区无公害绿色蔬菜产业,四是开发人力资源优势,形成劳务输出产业。
2、主要项目:一是以莫洛田至坳头、四方井至三阁司为重点的公路建设,二是以占地200余亩的乡集体土地兴建乡级工业园,二是对接火车站自来水建设架设覆盖全乡的自来水工程,三是以朝阳、民族、老屋、千秋、罗白、落马等村为中心的小城镇建设,四是以小1型水库水渠改造为重点的水利建设,五是以民族文化为内涵兴建伊期兰文化中心、民族清真市场,六是以民族政策为依靠,引进以农产品加工、生态农庄、民俗观光、新兴工业为重点的招商项目。
(二)战略措施
1、抓住铁路建站良机,推进城建建设
2010年,怀邵衡铁路建设开工在即,并在桃洪镇砚冲建设火车站,离我乡仅1—2公里,这是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它的建设必将带动当地及周边区的交通物流、商贸经济、城镇建设。我乡要积极主动规划好相关项目建设,以接通自来水、形成道路网、开发工业园区等方面为重点,实现项目对接。制定好城镇建设规划,合理规划建设用地,并纳入国土长期规划,为城镇建设绘好蓝图。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经济发展
我们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上级支持,全面改善全乡水利、交通、电力、通迅等基础设施,建设环乡公路,全面完成全乡14座小1、小2型水库中的所有病险水库的维修改造,搞好水利基础设施,改造坳头水库主干渠,扩大旱涝保收面积1000亩以上,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彻底完成农网改造。实现移动、联通、电信及互联网信息覆盖全乡。为全乡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3、结合产业招商引资,推进工业发展
要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出台关于鼓励和扶持民营经济创业的优惠政策,创建有利于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力措施。结合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包装项目,动员全民招商,利用各种渠道,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不惜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与大企业、大公司加强联络对接,把引资目标分解到责任领导责任人,人人肩上有项目,人人头上有指标,争取在主导产业中真正上一批骨干企业项目,争上一些有科技含量、生态环保的工业项目。
4、用足用活民族政策,推进社会进步
我乡是省定少数民族贫困乡,经济发展相对严重滞后,因些争取民族优惠政策是尤其重要。在国家民族政策大环境下,省、市、县相继出台了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具体政策与措施,为民族乡加快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措施上得到保障。我们根据本乡的实际情况,争取在在财政、金融、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对民族乡的倾斜力度,以自力更生为主,用足用活民族政策,全面推进社会进步。
(审核:本单位内审核后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