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司门前镇“十二五”农村环境保护规划
文件名称: 司门前镇“十二五”农村环境保护规划
统一登记号:
索引号: 4305240029/2013-00180 发文编号:
公开目录: 发展规划 公开责任部门: 司门前镇
发文日期: 2013-12-28 公开形式:
生效日期 : 2013-03-22 有效期: 长期公开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镇生态工业发展,加速推进我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特制订如下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农村环保工作的回顾与评价

(一)主要成绩

1、领导认识不断提高

镇党委、政府将"生态"司门前、"旅游"司门前作为我镇"十二五"发展战略,把环保工作作为党委、政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严格落实环保责任制,把各项责任落实到各职能部门。

2、环保宣传教育力度加大

以"六•五"世界环境日为载体,进行了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教育,各村(居)以横幅、板报、宣传资料等对广大群众进行环保知识及法律法规宣传,使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得到增强。

3、生态建设效果明显

①对饮用水源地保护进行了专项执法检查,摧毁了二处采矿点。

②对工业企业进行专项检查,三家工业企业环评执行率达到100%。

③对乱开荒地,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整治,并成立了联合执法大队,使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有效遏制。

④在全镇广泛推广是使用沼气清洁能源,加强城区垃圾处理工作。

⑤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做好"魏源"、"魏午庄"两魏文章,努力发展旅游经济这一"无烟工业"。

(二)存在的问题

1、新建项目主动办理环评率比较低,时候补办环评手续较普遍。

2、受资金制约,生态建设、重点污染源的治理工作进展较慢。

3、全民的环保意识有待加强,人人关心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

二、"十二五"农村环保内容

(一)主要目标,规划指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生态县建设"的要求,以清洁能源为切入点,以发展旅游业为重点,优化工业布局,提升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综合利用和节约资源为抓手,加强生态建设, 促进我镇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镇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国土、公安、城建、安监、林业、电力、工商、税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环保工作领导小组。

1、规划目标

①优化工业布局,促进资源和环境的最优配置,形成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特色明显的工业布局框架。

②制定清洁生产方案。全面推广清洁能源,采用技术起点高,能耗小,污染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在农村通过典型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服务等各项措施在全镇全面推广沼气这一清洁能源使用方式。到"十二五"末,全镇力争建成沼气池1000口,绝大多数农户用上清洁能源。

③完善工业区的基础设施和绿色管理体系,对蚁子界工业区的道路、绿化、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进行科学规划,建好污水、废气集中处理中心,对达不到规定的排放标准,不符合环保发展要求的项目,一律不得进入工业区。

④搭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经济

要充分利用我镇农产品资源丰富,大力发展富硒农产品加工业,建成以金潭、合理、学堂湾、石阳桥、富石庙、孙家陇为中心的优质富硒大米生产基地,建成以金山、红光、大茅坪为中心的富硒中药材生产基地。充分发挥我镇人文资源这一优势,以魏源故居为龙头,建成魏源湖,魏午庄故居、魏源温泉、花瑶风景名胜区为一线的精品旅游线路,大力发展旅游这一无烟经济,到"十二五"末,旅游经济占我镇的经济比重达到15%。

2、规划指标

农村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70%。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农村林网化率达75%以上。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使用率达90%以上。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排放达标率达80%以上

农用化肥施用强度(公斤/公顷,折纯)小于280.

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达85%以上。

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100%。

农村污灌达标率达100%

辖区内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30%以上。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

农村公共设施配套完善。

3、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结合我镇社会经济,农村发展现状等因素,提出了我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的总体设想。

①按规划搞建设,无私搭乱建建筑物;垃圾集中存放,及时清运,无露天粪坑和简陋厕所;村庄主干道全部硬化,有教完善的给水、排水设施;绿化、美化好,有良好的感官和视觉效果。

②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发展生态农业,控制面污染、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规模,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畜禽集中养殖业,规模以上的畜禽养殖业,必须进行粪便集中收集,作为有机肥生产的原料,污水实现达标排放。

③大力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严禁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不滥用化肥,控制并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发展绿色产业,大力推广种植生态农业,节水型农业,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

④加强生态防护林建设,重点做好山体林保护,防治水土流失。按照谁栽种,谁受益的原则,扩大农用林网面积,逐步形成规模较大的农业防护林体系。

⑤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采取切实可行的长效管理措施,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管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生产的全过程。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与监管力度,坚持多部门经常性的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形成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落实费用承担主体和实施治理的主体。

⑥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合力安排项目,有序开发,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到管理有据可依,开发利用有序。

⑦合理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秸秆利用于粉碎还田、用作燃料、秸秆气化、建材加工、食用菌生产、编织等,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现象发生。

三、重点项目与投资估算

1、随着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增多,计划在镇文化小区下游建一个垃圾填埋场,面积约为10000m2,周边无居民住宅区,符合自然生态环保,工程设计要求,场地距城区4KM,工程投资800万元。

2、开发水电站3座,其中枫溪江上游总集雨面积25k㎡,年最大流量达3.0/s,年最枯流量0.4 /s,垂直落差60m,装机容量800-1000kW,工程总投资共约1500万元。

3、村级改水改厕工程,我镇现有两处供水工程,有11个村近5000户用上了自来水,"十二五"要新增集中供水户4000个,改厕8000个,大约需资金600万元

(审核:本单位内审核后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 隆回县人民政府 承办: 隆回县数据局 (电话:0739-8242461) 网 址: www.longhui.gov.cn
湘公网安备:43052402000128号 备案号:湘ICP备20005264号 网站标识码:4305240029 地址:隆回县桃花坪街道桃洪东路450号
主办单位:中共隆回县委、隆回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隆回县数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