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
统一登记号: | |||
索引号: | 发文编号: | ||
公开目录: | 公开责任部门: | ||
发文日期: | 公开形式: | ||
生效日期 : | 有效期: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司门前镇突发事故、事件总体应急处置预案》的文件精神,为保证及时、高效、妥善地应急处置我镇突发的重大的疫情和中毒、放射污染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状态的等级划分
疫情和中毒、放射污染事故发生后,依据相关部门综合评估,以及启动本预案等级的建议。本预案按疫情和中毒、放射污染的紧急及严重程度,分为橙色和红色两个等级。
二、组织指挥机构及其职责
镇成立疫情和中毒、放射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指挥部。镇长任指挥长,武装政法委书记任副指挥长,成员为镇各单位负责人、村(居)委会负责人。指挥部下设1办4组,即:指挥部办公室、预防控制组、应急处理组、物资保障组、宣传教育组。其职责:
1、办公室:由党政办负责。负责落实指挥部领导指示;负责疫情和中毒、放射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的组织、协调和指挥;统一调配物资。
2、预防控制组:由派出所负责,协助卫生部门对病人的转送和救治。
3、应急处理组:由综治办安全负责协助。协助相关部门对疫情和中毒、放射污染现场隔离封锁;现场治安秩序的维护;实施有关交通管制、车船征用;协助相关部门隔离封锁区域内人员的转移。
4、物资保障组:由办公室负责,财政所协助。转移人员、车辆等所需防护用品的供应;负责储备后勤物资;负责隔离区内人员、转移人员、现场工作人员生活必需品的保障。
5、宣传教育组:由党政办负责。负责疫点、隔离封锁区、转移人员、收治病人的思想稳定工作;及时、准确、全面、深入地做好政策宣传和对外宣传工作。
三、应急情况的处置
(一)橙色状态下
1、指挥部启动预案并发布指令。镇指挥部在接到区指挥部指令,启动预案,划定警戒范围,迅速通知指挥部有关成员及单位,同时设置现场指挥部。
2、设置封锁隔离区。按指挥部下达的警戒范围,派出4人一个班次的执勤人员,实行全天24小时不间断的巡逻执勤;对封锁隔离区内所有人员、动物及物品一律封锁隔离,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同时,开辟专用通道,确保医务人员、工作人员及转移人员等有关人员的通行。
3、开展封锁隔离区有关工作。街道、社区准确调查并及时呈报封锁隔离区内家庭、人口数及基本情况;管住被封锁隔离对象、转移人员,并稳定其情绪;为被封锁隔离对象提供生活保障。
(二)红色状态下
发生红色疫情时,除实施上述应急处置步骤外,采取下列措施:
1、区域管理体制进入红色状态。镇和社区所有干部全天候上班,指挥部全体成员、各应急突击队、预备队等处于待命状态。
2、对社会力量进行组织动员。紧急征用辖区内各有关场所、物资、车辆等,紧急动员50—100名志愿者、30名民兵预备役人员投入当地执勤及有关工作。
(审核:本单位内审核后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