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
统一登记号: | |||
索引号: | 发文编号: | ||
公开目录: | 公开责任部门: | ||
发文日期: | 公开形式: | ||
生效日期 : | 有效期: |
第一:生命至上,保护生命安全成为首要目标。各国在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把确保民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以人为本,更加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关怀生命、敬畏生命。在关注灾民的同时,抢险救援人员自身的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也得到格外重视,确保救援人员安全成为快速开展大规模抢险救援的重要前提。
第二、主体延伸,社会力量成为核心依托。面对形形色色的突发事件,政府无法也不必"大包大揽"、"单打独斗"。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公众等既是突发事件的直接受众,也是应急管理的重要主体。按照"自救优于互救、互救优于公救"的原则,各国充分依托社会力量,营造"人人关心安全、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理念的社会文化,让民众自主自发而不是响应号召式地参与应急管理工作。
第三:重心下沉,基层一线成为重要基石。预防突发事件的关键环节在基层,处置突发事件的第一现场也在基层,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直接决定着突发事件应对的效果。
第四、通过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开展城乡安全规划和风险评估,建立应急资源储备和经费保障制度,编制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等手段,经常性地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同时,风险管理近年逐步演化为各国政府施政的基本战略,应急管理从以事件管理为主向事件管理与风险管理并重转变,从更基础的层面避免或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第五、实现应急指挥决策自动化、标准化运行。按照"综合协调、专业处置、属地为主、高度授权"的原则,科学界定宏观战略决策、中观战役指挥、微观战术行动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坚持岗位权力大于级别权力,高层官员在现场"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
第六、综合协调,打造跨域合作的拳头合力。随着各种跨界突发事件日益频发,建立地区之间、部门之间、条块之间的密切合作机制建设,成为共同选择。
第七、依法应对,将应急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第八、加强沟通,第一时间让社会各界知情。突发事件总是伴随各种谣言,谣言止于信息公开。在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准确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压缩谣言传播的空间,并及时进行有效的危机沟通,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已成为新媒体迅猛发展时代各国的普遍做法。
第九、注重学习,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更重要。
第十、依靠科技,从"人海战术"到科学应对。
(审核:本单位内审核后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