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导航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隆回概况 > 隆回行政区划
  • 隆回概况
  • 隆回历史

隆回概况

隆回位于湘中偏西南,总面积2868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街道)、572个村(居、社区),总人口130万,有汉、回、瑶、等24个民族,是革命老区县、湖南省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

近年来,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农业品牌声名鹊起。金银花、龙牙百合、虎爪生姜、宝庆辣椒、红皮大蒜、畅销国内,驰名海外。隆回金银花、隆回龙牙百合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辣王剁椒、龙牙百合面、“佳瑶猕猴桃”等农产品获得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金奖。是湖南省高档优质稻“湘米工程”示范县、袁隆平院士超级稻高产攻关基地重点县、国家和省产粮重点县,是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业发展迅速。县工业园区规划控制区域20平方公里,已开发建设面积6平方公里。建成轻工制造、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富硒食品和生物医药产业区,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湖南省双创示范基地”。隆回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花瑶风景名胜区、魏源湖国家湿地公园、白马山森林公园、高田奎峰塔、长铺石笋寨、桃城八景、荷田溶洞、魏源故居、旺溪瀑布、高洲温泉、打鸟坳、宝莲寺、望云寺、岩口九龙洞、这些都是绝妙的游览胜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源故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有花瑶挑花、呜哇山歌、滩头年画、手工抄纸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沪昆高铁、怀邵衡铁路、沪昆高速公路、G320和G346国道穿境东西,S312、S219、S317三条省道横贯南北,交通十分便捷。通讯设施发达。九龙漫舞招商贾,赧水轻歌迎佳宾。隆回各族人民热忱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开发,旅游观光!

隆回县建县时间不长,但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近代杰出的思想家史学家和诗人魏源、地学奠基人邹汉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谭人凤、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彭述之、历史学家李剑农等均诞生在这里。新中国成立后,隆回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先后列入省定贫困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施精准扶贫以来,2014-2019年,共脱贫21.58万人,实现高质量“摘帽”。

隆回县地处东经 110°38′~110°15′,北纬27°′~27°40′。位于湖南省中部稍偏西南,资水上游北岸。东临新邵县,南接邵阳县、武冈市,西抵洞口县,北界淑浦、新化县。县城距省长沙283公里,距邵阳市56公里。

境内山、丘、岗、平地貌类型齐全,山地占40.35%,丘陵占25.29%。岗地占18.565%,山原占7.53%,平原占5.64%,水域占2.63%。县境自东南向西北呈阶梯式递升,形成南部丘岗区、西北山原区、北部山地区3个地貌区。县境内山丘属雪峰山脉,全县共有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647座,其中1500米以上的73座,全部分布于县境西北部和北部。

县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前湿后干,且南北差异较大。年日平均气温11~17℃。年平均无霜期281.2天。年平均降水量1427.5毫米。境内河流分属资水水系和沅水水系。全县有流长5公里、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71条,总长2073.5公里,河网密度0.77公里/平方公里。年均地表径流总量22.47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前储量3.6~4.8亿立方米。

县内自然资源丰富。生物资源品类繁多,是国家农产品主产区,水稻有籼、粳、糯3个类型,旱粮有近20个品种,经济作物有20多项,上千种。其中金银花、龙牙百合辣椒、生姜、红皮大蒜驰名中外植被达200余科,1000余种,其中805种野生植物可作药材。竹、杉、松等经济林资源十分丰富。野生动物资源133种。家禽畜品种繁多,是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土壤富硒含量是世界平均值的25倍、全国平均值的30倍。矿藏物产资源丰富。现探明矿种有煤、金、锰、冰洲石、大理石、稀土、锆石等,具有巨大开发潜力。已查明的地下矿藏40余种。其中煤远景储量5886万吨;黄金矿颁面占全县面积的1/3,远景储量6.273吨。其它储量较大的矿藏还有铅、锌、锰、锑、铜、铁、锡、磷、汞、高岭土、大理石、石灰石及稀有金属矿铌、钽、铌铁、独居石、绿柱石、铣石等。境内有6处碱性硅质温泉,水质水温均符合工业用水标准,在农业和医疗方面也有利用价值。水能理论蕴藏量16.24万千瓦,可开发量4·79万千瓦。


隆回历史

在周朝以前,这里为古荆州之地,春秋战国时为楚地。到了公元前219年以后的秦朝,此地为长沙郡管辖,公元前206年以后的汉朝,为零陵郡昭陵管辖;到公元220年后的三国及至晋朝,为昭陵郡昭陵县所辖,直至公元581年(邵州——唐从潭州分出邵阳置南梁州,旋改邵州。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升宝庆府。)以后历经随、唐、宋、元、明、清等六朝,均为宝庆府邵阳县所辖,其中于明朝洪武五年即公元1372年,在此建立了“隆回巡检司”,简称“隆回司”,司下设都,都下面设团,如一都中的赵、刘、龙、魏称四团,现羊古坳的中团即沿用古名。所谓“隆回八都”,就此应运而生。由于司衙门立于此地,所以以“司门前”为地名。有这样几句民谣:一都管根线,二都管把扇,三都管条垅,四都管个片,五都管个围围转……。

“八都”的管辖范围是:

一都所辖司门前、金潭、石桥铺、孙家龙及小沙江等地;

二都辖黄金井、土桥、高洲、胃溪龙等地;

三都辖羊古坳、韩家铺、匡家铺、田家垅、蔡家垅、江家垅等地;

四都辖鸟树下、水打铺、千古坳、十里山等地;

五都苏家洞、大水田、桐木溪、西山、大东山、马坪、桐木桥南部、碧山、曾家坳东南部、澄水、铜盆江等地;

六都辖六都寨、丁山、荷田、梅塘、九龙山、长鄄、茅铺北部等地;

七都辖岩口、苏塘、马头山、添壁大部、茅铺东部、塘市、滩头、周旺西北部等地;

八都雨山北部、长扶、高田北部、双江桥、石门中部和北部、桃花坪中部和北部等地。

按经济特点,有这样一段口头禅:“一都咯屋,二都咯谷,三都咯杂粮,四都咯猪,五都咯排树,六都咯布,七都八都坛灌出”。清代道光十二年开始,司门前就有“隆中镇”之称。

公元1911年民国创建后,县以下设区,司门前先后为“邵阳县第三十一区”和“邵阳县第九区”的行政体制,到民国中后期建立乡保甲体制,隆回司分割为“八乡一镇”,即隆回乡驻地司门前,所辖十三个保,包括小沙江、茅坳、龙坪、麻塘山等四个保;隆中乡驻地土桥,辖十二个保;隆治乡驻地水打铺,辖十二个保;中和乡驻地朝阳铺,辖二十个保;西胜地乡驻地荷香桥,辖十三个保;果胜乡驻地滩头,辖十九个保;礼数乡驻地周旺铺,辖十二个保;保和乡驻地雨山铺,辖十二个保;桃洪镇辖八个保。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隆回八乡一镇组织请愿建县,于1947年1月31日,国民党中央行政院批准设置隆回县。县治设六都寨刘氏宗祠、李萼为第一任县长。从此,隆回乡改为兴隆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