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水域治理 打造水韵名城
时间: 2025-04-24 20:36 来源:隆回县 作者:隆回县    访问量:3 【字体:

深化水域治理   打造水韵名城

资源环境活动组廖周  教育活动组李旭博

水系生命之源,是自然界中最富灵动之美,是城乡建设中难得自然禀赋资源。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城区水域资源环境不仅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更是提升县城品质、增强群众幸福感的关键抓手。我县城区水域资源丰富,四水五库(赧水、伏龙江、辰河、小江河4条水系,和平、三八、荷叶塘、白毛冲、白里5座水库)星罗棋布形成水脉贯通、蓝绿交织的城市水系格局近年来在统筹推进水环境治理、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特别是通过综合改造白里水库(引鹭池),打造出我县新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和市民健身休闲打卡热点,得到了广大市民赞誉。

但对标生态秀县”建设目标仍有三大瓶颈亟待破解:

一是血脉不畅城市主干道拥堵,断头路还存在,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赧水南片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缺失,赧水北路老旧,百里花溪还停留在概念上。

二是生态隐忧”:三八水库呈中度富营养化,荷叶塘水库氮磷超标,赧水、伏龙江、辰河、小江河自然岸线修复不足。

三是价值浪费”:滨水空间开发强度弱,水域文旅项目稀缺,文化休闲功能亟待植入。

为统筹推进城区水域开发利用,打造水韵生态品质县城,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织密三张网络,构建韧性治水体系

1.智慧水网强根基:搭建GIS三维管网系统,贯通城南城北任督二脉,污水收集率95%+。超前布局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构建厂网联动治污矩阵。

2.生态蓝网焕生机:实施赧水、伏龙江生态护岸工程,打造人工湿地城市绿肾,推进水库生态补水项目,构建水体自净-生态涵养良性循环。

3.安全屏障护城安:50年一遇标准建设防洪堤,低洼区建设智能排涝站,打造海绵城市示范区。

二、激活三重价值,释放水岸经济动能

1.廊圈联动塑格局:沿赧水打造十里画廊经济带,新建赧水南岸西段风光带,完善赧水北岸沿线设施,布局水上运动中心、生态康养基地;环大水库构建休闲度假圈,培育星空露营、环库骑行、健身步道等便民亲民设施,打造城市“健康主题公园”“口袋游园”“生态绿肾”

2.多元融资注活水:设立水域经济专项基金,创新EOD模式开发文旅综合体,落地“百里花溪”都市休闲带:建设滨水步道、观景平台、水上运动中心,引入精品民宿、文创市集等业态,形成“日游夜演”消费动线。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投融资生态。

    3.智慧碧道链风景:建设水陆空立体碧道网络,打造“名人励志”“花瑶文化”“滩头年画”等本土文化元素IP,一网揽山水;嵌入AR导览、水质监测智慧驿站,打造移步换景、科技赋能的沉浸式旅游体验。

三、创新三大机制,筑牢长效管护根基

1.河长+机制再升级:组建专家智库+民间河长+网格员护水联盟,建立问题发现-交办-整改-销号闭环体系。

2.智慧监管全覆盖:建设天眼地网监测系统,无人机巡河实现水陆空立体监控,水质自动监测站构筑24小时防线。

3.亲水文化深培育:打造水韵隆回文化IP,举办国际龙舟赛、水域生态电影节,开发跟着诗词游水系研学线路。

四、强化机制保障,凝聚治水兴城合力

将水域治理纳入党政考核硬指标,统筹中央预算内投资与专项债资金池,创新污水处理费收益权质押融资,建立月调度、季观摩、年考评推进机制。

通过三年攻坚行动,实现水域功能区100%达标,滨水空间开发利用率突破30%,水域经济年产值跨越5亿元大关。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成为现实图景,使清水润城、水岸兴业、人水相依”的隆回城市新名片映入眼帘!


稿件单位:隆回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 隆回县人民政府 承办: 隆回县数据局 (电话:0739-8242461) 网 址: www.longhui.gov.cn
湘公网安备:43052402000128号 备案号:湘ICP备20005264号 网站标识码:4305240029 地址:隆回县桃花坪街道桃洪东路450号
主办单位:中共隆回县委、隆回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隆回县数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