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打造平安健康隆回的建议
—政协卫健组 宁秀娟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面临的心理压力与日俱增,心理问题逐渐凸显。我县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特别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但机关、乡镇、社区、企业等领域的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仍存在较大差距,资源分配不均、专业人才匮乏、服务模式单一等问题亟待解决。为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完善机制推进。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平安建设专题内容,在多部门协同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将心防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推进,列入平安建设、文明创建、法治建设及综合考核,并加大在地方和部门平安建设中的考核比重,逐步完善体系和引导机制。
二、要打造专业服务人才队伍。1.应致力于提高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专业化水平。目前,我县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缺乏专业人才、设备和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需要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员的培训体系,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大财政投入,提供更多的经费和物质支持,为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的发展提供保障。2.鼓励在职人员参加心理咨询师考试,获得资质,持证上岗,设立心理咨询师资源库。3、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纳入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队伍的专业化和系统化建设,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
三、要建立完善服务模式。当前,社会心理服务主要集中在医院、学校等少数场所,导致服务能力不足、资源分配不均,整合现有资源,因此,可以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站点,将服务延伸至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基层,方便更多人获得心理辅导和帮助。此外,还可以积极推动社会心理服务的互联网化,通过在线咨询、心理健康平台等方式,为更多提供便捷的心理服务。加强同专科医院的合作,实行顾问制,由经验丰富的医生采取定期团体咨询与个案辅导形式为有需要群体提供公益服务。
四、要维护正当合法权益。积极引入社会机制,依托行业组织设立“心理咨询师维权中心”,引导和支持心理咨询人员为公众提供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加强执业保障,全面维护心理咨询人员的合法权益,为心理咨询人才投身心理健康事业解除后顾之忧。
五、要加强宣传教育。普通民众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因此,政府可以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民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调适的能力。同时,通过媒体、互联网等渠道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意识。
稿件单位:隆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