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改造小沙江镇至麻塘山乡公路,助力经济发展
麻塘山乡活动组 刘小波
近年来,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大花瑶景区政策的实施,小沙江镇、麻塘山乡、虎形山乡的各项基础设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然而,调研发现,小沙江镇至麻塘山乡的公路存在诸多问题。
该公路弯多且路窄,路况差,致使前来麻塘山乡避暑康养的游客抱怨不断,称“地方住得舒适,可来回路上胆战心惊”。运输中药材的大型货车司机也因路况不佳,拉一次货就不愿再来,这严重影响了麻塘山乡中药材的运输。此外,本地居民对这条制约本乡发展的交通要道也意见纷纷。尤其在电商迅速发展的当下,本地农产品的电商销售因运输不便受到极大限制。
出现这种现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基础设施薄弱。与各地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相比,麻塘山乡的基础设施显得愈发薄弱。这条全长 21 公里,大小弯道多达 150 余处,服务整乡 1.6 万余人民和小沙江镇部分区域 8000 余人出行的主干道,仍处于十几二十年前的道路水平,难以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二是严重制约经济发展。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麻塘山乡的避暑康养民宿产业已发展成为千万级的富民增长点,金银花、黄精等传统产业产值也在不断提升。产业的发展对道路运输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 5.5 米宽公路已无法满足需求。
三是安全隐患较大。小沙江镇至麻塘山乡的公路车流量较大,且高山大雾、冰雪天气全年多达 100 余天。道路狭窄、标识不清甚至缺失损坏,给出行带来极大安全风险。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建议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边远山区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小沙江镇至麻塘山乡公路提质改造项目专项工作小组。明确各部门的立项职责与任务,制定详细、可行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加强协调沟通,建立信息共享与协作机制,确保工作高效推进。
其次,进行科学长远的线路规划。适度将道路拓宽至 8 米,优化弯道坡度,加固路基。选用优质耐用的材料,实施“白改黑”。合理设置绿化带与排水设施,充分考虑未来交通流量,预留发展空间,结合自然人文特色打造景观公路。
再次,完善各类标识系统。沿线设置防雾灯、安全警示牌等,在关键路口和路段设置醒目、清晰、准确且具地域特色的旅游标识牌,涵盖景点、距离、方向、特色介绍及周边服务等信息。还可沿线设置电子显示屏,发布路况、天气、旅游活动等实用内容。
小沙江镇至麻塘山乡公路提质改造项目迫在眉睫,恳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推进,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交通条件,共筑美好未来。
稿件单位:隆回县